1.本實用新型涉及磷礦光電分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磷礦光電分選機。
背景技術:
2.光電選礦技術是根據礦石組分不同所反映的易被檢測的物理特性(光學性、放射性、磁性及電性等)的差異,通過各種檢測方法進行鑒別,并依靠一定外力將礦石或廢石分離出來的一種物理分選方法。但是光電選礦需要對粒度預選分級,且進入光電選礦機的礦石必須單層排列,礦石與礦石之間不能堆疊。
3.目前,部分設備在對磷礦進行光電分選時,雖然礦石與礦石之間不產生堆疊,但設備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不利于大范圍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磷礦光電分選機,不僅礦石不產生堆疊,而且占地面積小,利于大范圍推廣使用。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磷礦光電分選機,包括振動篩選裝置,振動篩選裝置包括斜板,斜板上斜向下依次設有三者開口尺寸依次增大的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設有礦石分散排列結構和輸送帶,沿輸送帶輸送方向位于礦石分散排列結構的后側依次設有光電檢測器、剔除裝置和第一接料倉;所述輸送帶一側設有與剔除裝置相對應的第二接料倉。
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礦石分散排列結構包括由上往下依次連接的分散結構和排列結構;所述第二出料口、分散結構、排列結構和輸送帶四者由上往下依次設置。
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分散結構包括第一殼體和水平布置的阻攔桿,第一殼體的上端與第二出料口連通;第一殼體的內腔水平橫截面由上往下逐漸增大;阻攔桿布置成多層,每層布置多條,相鄰阻攔桿的間距大于能進入分散結構內的礦石顆粒尺寸;上下相鄰兩層中的阻攔桿上下錯開布置。
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排列結構包括上下連通的導向筒和條形殼,所述導向筒的內腔寬度由上往下逐漸縮小,條形殼的內腔寬度稍大于能進入分散結構內的礦石顆粒寬度;條形殼底部設有條形開口,條形開口位于所述輸送帶上方,條形殼一端設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與所述條形開口相連通。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物料出口的高度稍大于能進入分散結構內的礦石顆粒高度。
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剔除裝置包括相連通的氣泵和氣嘴;氣嘴的出氣口水平設置且與輸送帶的輸送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接料倉和氣嘴分別設置在輸送帶的兩側。
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出料口
聲明:
“磷礦光電分選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