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稀散稀貴金屬綜合回收
技術領域:
,涉及一種利用全濕法工藝回收銅、鉛、鋅等冶煉過程中產出的富含稀散稀貴金屬鉍、銻、金及銀等冶煉渣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鉍、銻等稀散金屬屬于緊缺元素,是尖端技術產業的支撐材料,應用十分廣泛,全球可供回收利用的鉍存量約為33萬t、銻儲量為390萬t。目前,鉍主要從鎢鉬選礦后的鉍精礦進行提取,部分企業亦從銅、鉛、鋅等冶煉煙塵中進行回收。銅鉛陽極泥熔煉渣富含大量的鉍、銻、金、銀等有價稀散稀貴金屬,僅銅陽極泥熔煉渣便達34萬噸/年左右,其鉍、銻含量可分別達2.5萬噸和6000噸左右,具有相當可觀的回收價值。目前,含鉍銻物料的處理主要有:高品位鉍精礦基本采用反射爐熔煉生產精鉍;而復雜難選低品位鉍礦和高硅鉍礦主要采用三氯化鐵浸出工藝。國內冶煉過程中渣灰的處理主要是采用火法熔煉,生產鉛鉍等合金,再通過電解沉鉛—火法制備精鉍—精鉍酸溶制備氧化鉍等工序,此工藝較為成熟,但亦具有設備投資大、熔煉渣多、直收率低以及環境污染嚴重等缺點。而國內濕法處理陽極泥熔煉渣中伴生鉍、銻等稀散稀貴金屬的研究較少,主要是由于陽極泥熔煉渣物質組成復雜、稀散金屬解離困難,以及有毒有害含量高等因素的影響。張二軍等人發明了從含銀煙灰的綜合回收銀、鉛和鉍的工藝(專利申請號:CN201110370369.8)。其工藝首先采用清水洗滌煙灰中的氯離子,再用硫酸和氧化劑進行浸銀,浸出渣采用火法還原焙燒制備鉛鉍合金,而鉛鉍合金采用電解析鉛,還原熔煉制備精鉍。馬永濤發明了銅冶煉煙灰多金屬綜合回收工藝(專利申請號:CN201210534763.5)。其工藝包括稀硫酸浸出得到鉛鉍渣;再采用硫化銅砷渣和硫化砷對浸出液進行除銅,得硫化銅產品;除銅后液用二氧化硫還原得三氧化二砷產品;最后采用硫化鈉進行二次除銅砷,得到硫化銅砷渣。翟居付和李利麗發表的從鉛陽極泥處理后的渣料中綜合回收有價金屬的生產實踐(中國有色冶金,2006年10月第5期),其濕法工藝主要采用氧化氯化工藝進行浸出,使鉍銻金鉛進入溶液,再采用銅粉置換、水解沉鉍、鐵粉置換等工序分別回收金、鉍等有價金屬。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銅、鉛、鋅等冶煉過程中產出的富含鉍、銻、金、銀等稀散稀貴金屬的冶煉爐渣、煙灰為原料,采用全濕法工藝綜合回收渣中所含的稀散稀貴金屬,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節能、清潔的冶煉爐渣
聲明:
“冶煉爐渣綜合回收稀散稀貴金屬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