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冶金固廢利用的技術領域,具體地,特別涉及一種不銹鋼鋼渣處理工藝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據統計,每生產1噸不銹鋼約產生20%的鋼渣,在爐渣中金屬含量約10%。不銹鋼鋼渣中含有鎳、鉻等寶貴稀有重金屬,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回收不銹鋼鋼渣中的金屬,實現不銹鋼鋼渣資源再生利用是鋼鐵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目前,國內不銹鋼生產廠家主要根據不銹鋼鋼渣中電爐渣和AOD(氬氧精煉設備)爐渣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采用不同的渣處理工藝。電爐渣呈塊狀破碎后呈粒狀,宜采用濕式處理工藝;根據AOD爐渣冷卻后自然粉化,以及200系、400系不銹鋼具有磁性和300系不銹鋼弱磁性的特點,300系不銹鋼AOD爐渣宜采用干式處理工藝,200系、400系不銹鋼AOD爐渣宜采用低成本的破碎、磁選處理工藝。
國內不銹鋼生產大型企業太原鋼鐵集團在不銹鋼爐渣處理工藝上選用干法處理工藝,其中,干法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AOD爐渣和電爐渣經過多次的篩分處理之后,再進行磁選處理,采用破碎機破碎之后,需要再次經過篩分和磁選處理。此干法處理工藝流程復雜,投資建設成本高,且在車間倒渣區域無噴水除塵裝置,無法避免粉塵飄散和高溫輻射。另外,國內張家口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也采用干式鋼渣處理方式,但回收金屬和除塵效果不理想。
近幾年研究發現AOD爐渣通過選取高效的比重選礦機等設備,同樣也可以選擇濕法處理方式,張家口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采用自然緩冷-棒磨機-跳汰機的濕法處理工藝流程,但此種現有濕法處理工藝方法對鋼渣的研磨不夠,使得金屬收得率只能達到~70%。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不銹鋼鋼渣濕法處理工藝方法及裝置,實現對不銹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電爐渣、AOD爐渣等進行統一的濕法工藝處理,回收鋼渣中的金屬,并實現尾渣的資源利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金屬收得率不高、建設和運行成本高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不銹鋼鋼渣濕法處理工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渣罐中的鋼渣傾翻出來;
(2)對傾翻出來的鋼渣水淬處理;
(3)對經過水淬的鋼渣進行第一次篩分處理;
(4)將所述第一次篩分的篩上物堆存,所述第一次篩分的篩下物在高壓水的沖擊下流進磨機進行碾壓破碎;
(5)對經過所述磨機碾壓破碎的鋼渣進行第二次篩分處理;
(6)將所述第二次篩分的篩上物堆存,所述第二次篩分的篩下物
聲明:
“不銹鋼鋼渣濕法處理工藝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