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從黃銅礦中提取銅的溶劑冶金方法。
背景技術:
2.銅可從各種類型的礦石中提取,其中大部分屬于硫化礦石,如黃銅礦、斑銅礦、銅輝銅礦和輝銅礦。黃銅礦是最常見的含銅礦物,約占世界銅礦床的70%。目前,黃銅礦生產銅的主要方法是通過高溫冶金,高溫冶金能耗大且原料中銅含量要求比較高。此外,高溫冶金煉銅的過程中會產生so2造成環境污染問題。
3.濕法冶金是另一種方法用于從黃銅礦中提取銅,由于運行成本較低,可應用于低品位銅礦濕法浸出黃銅礦中的銅。常用的浸出劑是酸性氯化物介質和酸性硫酸鹽介質。在硫酸鹽介質中,浸出動力學一般較慢,銅的浸出難以完成,這是由于在硬砂表面形成了鈍化層的原因,另一方面需要復雜的凈化除雜過程。在酸性氯化物介質中由于鹽在氯離子介質中溶解度高,且銅離子可以穩定在濃氯溶液中,因此在氯離子介質中,浸出速度比在硫酸鹽介質中快。但酸性氯化物介質的缺點是腐蝕性強,且難以從酸性氯化物介質中電積出優質銅,浸出后也需要復雜的凈化除雜過程。
4.綜上所述,高溫冶金、濕法冶金浸出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開發綠色、可持續的冶金新技術對提高硫化銅礦的浸出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從黃銅礦中提取銅的溶劑冶金方法,整個工藝具有流程操作簡單、無凈化過程、銅浸出率高、浸出劑再生循環使用、運行成本低、環保無污染等優點。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黃銅礦中提取銅的溶劑冶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7.(a)將黃銅礦干燥后研磨;
8.(b)將研磨好的所述黃銅礦與三氯化鐵溶液加入至浸出槽中,在攪拌的條件下浸出,所述浸出的反應原理如下:
9.cufes2+3fecl3→
4fecl2+cucl+2s;
10.(c)浸出結束后對混合溶液進行過濾,固液分離得到浸出液和含硫浸出渣;
11.(d)將所述浸出液直接電積得到銅板和電積貧液;
12.(e)步驟(d)中將所述電積貧液中的fe3+/fe2+分離,得到再生的三氯化鐵溶液和含fe2+溶液;
13.(f)所述再生的三氯化鐵溶液回到浸出槽中循環使用。
14.優選的,步驟a)中,干燥溫度為100℃,干燥時間為24小時,所述黃銅礦研磨至100目以下。
15.優選的,步驟b)中,所述三氯化鐵溶液中三氯化鐵濃度為0.1?2.0mol/l,所述三氯化鐵溶液中的
聲明:
“從黃銅礦中提取銅的溶劑冶金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