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冶金工業廢渣處理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真空感應爐鎳鐵渣冶煉硅鐵的方法。
背景技術:
2.鎳鐵渣是鎳鐵冶煉工藝中排放的固體廢渣,每1噸鎳鐵大約產生6噸爐渣,隨著我國冶煉鎳鐵合金規模逐步擴大,鎳鐵渣的年排放量超過3000萬噸,已成為繼鐵渣、鋼渣、赤泥之后第四大冶煉渣。與其他冶金渣相比,鎳鐵渣有價金屬回收難度大,排渣量大,已逐步成為冶金廢渣處理的一大難題。目前,鎳鐵渣處置、利用技術的發展相對滯后,我國對鎳鐵渣的綜合利用率不足10%,缺少大規模消納途徑,主要采用堆砌或填埋處理,不僅占用大量土地,且對土壤和環境造成污染,給鎳鐵冶煉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3.紅土鎳礦火法冶煉鎳鐵的工藝方法主要為rkef,即回轉窯干燥-電爐還原熔煉工藝,該工藝鎳鐵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mgo、al2o3、fe2o3、cao等,礦物組成主要有鎂鐵橄欖石、輝石(含鎂)、頑輝石等,水淬的鎳鐵渣還含有大量的玻璃相。為了減少鎳鐵渣帶來的危害,提高二次資源的再利用,為鎳鐵冶煉行業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的工藝,有必要加強鎳鐵渣的綜合利用研究。
4.目前針對水淬鎳鐵渣含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的特性,參照高爐渣、礦渣、粉煤灰綜合利用的方法,鎳鐵渣可部分替代高爐渣、礦渣等用來制備水泥、混凝土或用作混凝土骨料,還可用來制備礦渣纖維、微晶玻璃等建筑材料,且大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
5.例如:專利cn201510440419.3公開了一種利用水淬鎳鐵渣生產混凝土的方法;cn201510187193.0公開了一種用高溫液態鎳鐵合金廢渣和粉煤灰為原料制造礦渣纖維的方法;以及論文“紅土鎳礦火法冶煉鎳鐵
?
金屬鎂聯產工藝分析”。
6.以上專利或論文所述工藝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鎳鐵渣的利用,但是大多產品附加值低或只處于理論階段,且對鎳鐵渣的利用量十分有限,未能綜合利用fe、mg、si、al等元素,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
7.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提供一種基于真空感應爐鎳鐵渣冶煉硅鐵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8.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真空感應爐鎳鐵渣冶煉硅鐵的方法,以解決由于鎳鐵渣的活性低、穩定性差而導致的綜合利用渠道少、利用成本高等問題。
9.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真空感應爐鎳鐵渣冶煉硅鐵的方法,包括:
10.將固態鎳鐵渣制作成球團,并對所述球團進行干燥處理,形
聲明:
“基于真空感應爐鎳鐵渣冶煉硅鐵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