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盾構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土倉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交通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修建地下軌道交通,進而帶動了盾構的快速發展。由于盾構施工對地層的適應性更普遍,所以盾構技術在隧道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型盾構施工逐步成為隧道施工的主流。
由于在傳統的盾構機中,刀盤外周的攪拌棒長度直接影響盾構施工的施工速度,而在設計中攪拌棒長度又不能過長,因為過長會導致螺旋機軸與攪拌棒相互干擾,導致土倉兩側無法攪拌,進而造成泥土堆積,推力、刀盤扭矩增大,造成盾構施工無法正常的順利進行。因此該問題導致盾構施工過程中土倉中的土不能夠獲得充分攪拌,進而影響盾構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使用過程穩定且能有效保證土倉中渣土的攪拌均勻性的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土倉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土倉結構,包括機體、刀盤、刀盤扭腿、驅動箱、土倉壁板、螺旋機和攪拌棒,驅動箱的輸出端通過刀盤扭腿與刀盤相連接,攪拌棒設置于刀盤對應土倉壁板一側,土倉壁板包括上部豎直部和下部傾斜部,下部傾斜部的下端向刀盤相反側傾斜,螺旋機遠離刀盤一側向上方傾斜,螺旋機前端穿過下部傾斜部設置。
作為優選,下部傾斜部為劣弧弓,上部豎直部為優弧弓。
作為優選,下部傾斜部和上部豎直部的夾角為α,α為145-155°。
作為優選,下部傾斜部垂直于螺旋機的軸線設置。
作為優選,攪拌棒設有多個,且沿刀盤圓周向均勻布置。
作為優選,攪拌棒長度為900-1000mm。
作為優選,上部豎直部與刀盤相對一側設有固定的攪拌棒,攪拌棒設置于上部豎直部中心處。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對土倉中的土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面積大、攪拌區域廣、攪拌過程中無死角,進一步保證了在砂卵石和黏土地層等特殊地質條件下,盾構機土倉內渣土的均勻性和流動性,提高了盾構施工對多種地層的適應性,極大的提高了盾構施工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速度,有效的縮短工期,避免盾構施工對既有交通的長時間影響,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土倉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1、機體;2、刀盤
聲明:
“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土倉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