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霧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風水聯動噴霧裝置。
背景技術:
防塵噴霧裝置作為一種有效的防塵設施在井下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掘進作業規程中要求“距迎頭150米范圍內安設三道能覆蓋巷道全斷面的自動凈化噴霧降塵裝置,噴嘴方向迎著風流方向,第一道噴霧距迎頭距離不得大于50米”,如何提升防塵噴霧的霧化效果以及三道噴霧的聯動是需要考慮和研究的問題。
現有的防塵噴霧裝置存在如下問題:
1、傳統噴霧裝置不能實現預期霧化效果,使用過程中霧化效果差,除塵效果不明顯,且容易造成噴霧下方巷道積水。
2、在迎頭割窯、出貨等需要開啟噴霧時,傳統噴霧裝置需安排專人從迎頭走到各噴霧控制開關處逐一進行開啟,費時費力,噴霧降塵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采用ZPFS氣控式風水聯動噴霧裝置,霧化效果較好,但是其價格較為昂貴,并且對水質要求極高,需要配備專用的GLQ-4水質過濾器,使用壽命較短,平均每半年就要更換一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了噴霧降塵效果的風水聯動噴霧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風水聯動噴霧裝置,包括缸體,所述缸體為封閉筒體;所述缸體上設有連通其內部的水管接頭、風管接頭和噴霧接頭,所述水管接頭、風管接頭和噴霧接頭分別連接進水管、進風管和噴霧管;所述噴霧管上靠近所述噴霧接頭處設有噴霧開關。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噴霧接頭共有三個,分別連接三道全斷面噴霧的噴霧管。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三個噴霧接頭在所述缸體上等距設置。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缸體橫臥設置,所述噴霧接頭設在所述缸體的上方。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水管接頭和風管接頭設在所述缸體同一端的端部側面。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缸體的下方設有底座。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水管接頭通過膠管連接所述進水管。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風管接頭通過膠管連接所述進風管。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水管上靠近所述水管接頭處設有進水閘閥及水壓表。
作為優化的技術方案,所述進風管上靠近所述風管接頭處設有進風閘閥及風壓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提高了噴霧降塵效果,解決了噴霧安設點巷道積水多、環境差的難題,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同時還解決了逐一開關噴霧的問題,減輕了職工的體力消耗,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風水
聲明:
“風水聯動噴霧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