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開涉及復墾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矸石充填復墾方法。
背景技術:
2.矸石是煤炭開采和洗選加工過程中排出一種固體廢棄物,我國煤矸石已累計堆存50億噸以上,且仍在以每年3.0~3.5億噸的速度持續增加。煤矸石的大量堆存不僅浪費土地資源,還會發生自燃、雨淋、泥化等情況,對環境產生嚴重危害,利用矸石充填復墾造田、矸石山復墾造林成為了煤矸石利用的重要任務。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矸石充填復墾方法,以解決矸石占地問題,消除沖溝地形帶來的負面影響。
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矸石充填復墾方法,包括:
5.依據矸石與黃土的熱物性參數,確定黃土層與矸石層充填厚度比例;
6.依據所述充填厚度比例,確定所述黃土層對應的第一厚度與所述矸石層對應的第二厚度;
7.在沖溝區域內的最底層充填厚度為所述第一厚度的矸石并碾壓平整,形成第一矸石層;
8.在所述第一矸石層表面噴射混凝土砂漿,形成第一混凝土砂漿層,所述混凝土砂漿包括矸石、水泥、中砂;
9.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砂漿層上方覆蓋厚度為所述第二厚度的黃土并碾壓平整,形成第一黃土層;
10.在所述第一黃土層上方覆蓋上表土并碾壓平整,形成表土層。
11.可選地,還包括:
12.在充填時預留多用孔,以便通過所述多用孔進行注漿;
13.所述多用孔按照預設間距設置,所述預設間距是依據注漿液的擴散半徑確定的。
14.可選地,所述注漿液擴散半徑是通過如下計算式確定的:
[0015][0016]
其中,r表示所述注漿液擴散半徑,p表示所述矸石層內矸石的孔隙度,k表示所述矸石層的滲透系數,a表示預設注漿段長度,δp表示注漿壓力,r表示所述矸石層內的多用孔的半徑,q表示注漿泵的泵量,t表示達到所述注漿壓力所用的注漿時間。
[0017]
可選地,所述在所述第一黃土層上方覆蓋上表土并碾壓平整,形成表土層,包括:
[0018]
在所述第一黃土層上方覆蓋厚度為所述第一厚度的矸石并碾壓平整,形成第二矸石層;
[0019]
在所述第二矸石層表面噴射混凝土砂漿,形成第二混凝土砂漿層;
[0020]
在所述第二混凝土砂漿層上方覆蓋厚度為所述第二厚度的黃土并碾壓平整,形成第二黃土層;
[0021]
在所述第二黃土層上方覆蓋上表土并碾壓平整,形成所述表土層。
[0022]
可選地,所述依據矸
聲明:
“矸石充填復墾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