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拜耳法氧化鋁行業,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拜耳法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原料磨機磨礦后,部分粗顆粒的粒度在溶出返送原料進行二次處理的新型拜耳法原礦漿返砂工藝裝置。
背景技術:
2.拜耳法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對礦石制備的原礦漿有嚴格的礦漿固含粒度要求,常規國內礦石需要?315μm控制在100%以上。?63μm控制在73?75%以上的區間,但在原料的礦漿分級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一部分不合格粒度的礦漿進礦漿泵進入了溶出系統,原有的返砂工藝為抽溶出脫硅槽底部的大顆粒料漿送往原料磨機中間泵,經分級研磨后形成合格礦漿再次送往溶出,一方面使磨機因返砂造成負荷升高,另一方面增加了臺產。
技術實現要素:
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使磨機因返砂造成負荷升高及增加臺產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有效的對返砂料漿進行分級,同時降低返砂料漿對磨機產能影響的新型拜耳法原礦漿返砂工藝裝置。
4.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5.一種新型拜耳法原礦漿返砂工藝裝置,包括溶出脫硅槽、用于分級的水力旋流器及磨機,所述溶出脫硅槽底部通過泵與水力旋流器底部一端連接,所述水力旋流器一側與溶出脫硅槽連接,水力旋流器底部另一端與磨機進料口連接,磨機出料口與水力旋流器另一側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溶出脫硅槽底部的出料管道與泵一端連接,泵另一端通過進料管道與水力旋流器底部一端連接,水力旋流器底部另一端通過磨機進料管道與磨機進料口連接,水力旋流器一側通過溢流管將合格的砂漿輸送至溶出脫硅槽,水力旋流器另一側通過磨機出料管道與磨機出料口連接。
7.更進一步地,所述溶出脫硅槽側面底部連接有出料管道,側面頂部與水力旋流器頂部的溢流管連接。
8.進一步地,所述水力旋流器底部一端為給礦口,底部另一端為用于不合格礦漿排出的沉砂口,頂部一側為用于合格礦漿流出的溢流口,頂部另一側為返砂進料口。
9.更進一步地,所述給礦口活動連接進料管道一端,進料管道另一端與泵另一端活動連接,沉砂口活動連接有磨機進料管道,溢流口活動連接溢流管道,溢流管道另一端通入溶出脫硅槽內,返砂進料口活動連接磨機出料管道一端,磨機出料管道另一端與磨機出料口活動連接。
10.優選的,所述活動連接為通過法蘭及螺栓固定連接。
11.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有返砂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溶出返砂至原料磨機時,出料管道改至水力旋流器,返砂料漿經水
聲明:
“新型拜耳法原礦漿返砂工藝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