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隧道施工用頂部支護裝置。
背景技術:
2.隧道是埋置于地層內的工程建筑物,是人類利用地下空間的一種形式,隧道可分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礦山隧道和軍事隧道,1970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召開的隧道會議綜合了各種因素,對隧道所下的定義為:以某種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規定形狀和尺寸修筑的斷面積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隧道施工水準正在穩步提升,隧道施工用防坍塌支護裝置是在隧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安全防護手段。
3.但是現有的隧道頂部在施工時通常只是通過支架進行簡單的支撐,無法進行調節,隨著隧道的持續施工無法對隧道進行有效持續的支撐。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隧道施工用頂部支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6.一種隧道施工用頂部支護裝置,包括兩組相對分布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內部分別滑動安裝有活動柱,兩組所述活動柱的頂端共同固定連接有弧形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表面固定安裝有多組呈環形分布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內滑動安裝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朝向隧道頂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支護板,所述支撐架弧形內壁固定安裝有控制箱,所述固定柱底端設置有移動機構,所述固定柱內部設置有與活動柱相連接的升降機構,所述所述控制箱內設置有與伸縮桿相連接的調節機構。
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動機構包括有固定柱底部開設的伸縮腔,所述伸縮腔內固定安裝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端轉動連接有位于伸縮腔內的滾輪。
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有固定柱內部開設的與活動柱滑動連接的升降槽,所述活動柱內部開設有第一螺紋槽,所述升降槽內底部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與第一螺紋槽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桿。
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調節機構包括有伸縮桿內部開設的第二螺紋槽,所述固定筒內轉動安裝有與第二螺紋槽螺紋連接的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二螺紋桿遠離支護板的一端延伸至控制箱內并且固定連接有從動斜齒輪,所述控制箱內壁之間轉動安裝有與從動斜齒輪嚙合連接的主動斜齒盤,所述主動斜齒盤與控制箱側壁分別開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內可拆卸安裝有定位桿。
10.作為本
聲明:
“隧道施工用頂部支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