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截水功能的新型咬合支護樁施工結構及施工設備。
背景技術:
2.在建筑基坑施工過程中,咬合樁是基坑支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咬合樁普遍采用混凝土葷樁與混凝土素樁組成,設計時,咬合樁考慮的支護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均只考慮混凝土葷樁,混凝土素樁也有一定的剛度和強度,設計均當成安全富余,因此,混凝土素樁的施工不免形成一種材料和成孔費用的浪費,施工費用高、物料浪費嚴重,進一步也增加了工期,施工效率低下。
3.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現存的技術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截水功能的新型咬合支護樁施工結構及施工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實施成本高、物料浪費嚴重、施工工期長、施工效率低下等技術缺陷。
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6.一種具有截水功能的新型咬合支護樁施工結構,包括多根支護樁,所述支護樁包括支護樁主樁及由支護樁主樁一側向外延伸的咬合板,支護樁主樁在其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咬合板的咬合槽,一根支護樁的咬合板可插入到另一根支護樁的咬合槽中并使得相鄰的兩根支護樁相互咬合,多根支護樁通過所述咬合板與咬合槽的配合結構共同組成一個支護排樁結構。
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支護樁的支護樁主樁為圓柱狀樁,所述咬合板為板狀。
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護樁主樁為鋼筋混凝土樁,所述咬合板為素混凝土板。
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護樁的支護樁主樁直徑為1200mm,相鄰的兩根支護樁主樁的間距為1800mm。
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咬合板的厚度為300mm,咬合板與所述咬合槽的咬合部分在支護樁主樁水平截面的咬合深度為250mm。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咬合槽的槽寬度為300mm,咬合槽在支護樁的水平截面方向的深度為250mm。
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咬合板為階梯狀混凝土板。
13.一種新型咬合支護樁施工設備,用于給所述的新型咬合支護樁施工結構進行挖孔施工,包括主動力軸、主旋挖鉆斗、若干副動力軸及若干配合所述副動力軸的副旋挖鉆斗。
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副動力軸具有五個,其包括第一副動力軸、第二副
動力軸、第三副動力軸、
聲明:
“具有截水功能的新型咬合支護樁施工結構及施工設備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