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中導洞連拱隧道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連拱隧道常在線路選線困難尤其在橋隧相連地段大量使用,其具有減少工程投資、節省占地面積等優勢,而復合式曲中墻連拱隧道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連拱隧道結構形式,但施工效率低、結構受力狀態轉換復雜。而無中導洞連拱隧道繼承了傳統連拱隧道的所有優點,同時具有占地少、保護自然環境、線形流暢等優點,較好地克服了傳統連拱隧道的一些缺點。此外,無中導連拱隧道工序簡單,工期短,成本低,在隧道設計施工中被廣泛采用。傳統的無中導連拱隧道施工方法僅僅是將初期支護鋼拱架簡單地搭接在一起,這樣設計通常容易導致連拱隧道受到地形偏壓,運營和在建中的連拱隧道出現襯砌開裂等病害,特別是先行洞二次襯砌出現了大量縱向、斜向裂縫。
技術實現要素:
3.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無中導洞連拱隧道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5.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一種無中導洞連拱隧道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6.步驟s100、連拱隧道分為左右兩個硐室,左側硐室為埋深較深硐室,右側硐室為埋深較淺的硐室,開挖方式是先開挖左側硐室,再開挖右側硐室,左側硐室為左側先行洞,右側硐室為右側后行洞;
7.步驟s200、左側先行洞采用三臺階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
8.步驟s300、當開挖至右洞下臺階開挖時,在左側先行洞右下方拱腳位置,靠近后行洞一側開挖一個溝槽,靠近右側硐室一側鋪設eva泡沫減震材料,初期支護的工字鋼延伸至溝槽內,回填混凝土;
9.步驟s400、拱腳溝槽擴大位置采用小導管注漿,加固地基強度;
10.步驟s500、加厚先行洞連拱區拱腰部位的初期支護及連接板,以降低后行洞施工過程中對先行洞二襯造成的影響;
11.步驟s600、右側后行洞采用三臺階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
12.步驟s700、右側后行洞初期支護鋼拱架搭接在先行洞初期支護鋼拱架上,采用連接板連接;
13.步驟s800、超前支護均采用超前小導管對地層加固,解決圍巖差以及土壓力偏壓嚴重的問題。
14.進一步地,步驟s200具體包括:
15.步驟s201、右洞左側上臺階弧形導坑開挖,右洞右側上臺階初期支護;
16.步驟s202、右洞上臺階核心土開挖;
17.步驟s203、右洞中臺
聲明:
“無中導洞連拱隧道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