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充填采礦業中的尾礦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山尾礦漿濃密脫水管道裝置。
背景技術:
2.選廠尾礦漿脫水是礦山尾礦充填料制備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同物化性質的尾礦,其脫水性能不同。目前礦山主要采用濃密脫水方式:礦山選廠的全尾砂漿經泵、管道輸送至充填站的濃密脫水系統,該系統或為立式砂倉,或為深錐濃密機,或為帶式過濾機,或為壓濾機。經濃密脫水后的尾砂漿達到合格的濃度后放砂至充填制備系統,經充填制備系統制備好的充填料漿充填至井下。
3.對于深井開采或地壓較大的礦山,為避免空區圍巖應力集中,需盡快充填采空區。另外,采用分層充填采礦法或進路充填采礦法的礦山,尤其是大規模礦山,需急采急充,對充填系統調節能力和充填料漿質量要求較高?,F有的濃密脫水系統難于滿足要求。
4.另外,現有的礦山濃密脫水裝置普遍存在占地面積大,投資大,維護維修工程量大等缺陷,在中等規模以下礦山的應用中這些缺陷尤為突出。
5.礦山領域現有的用于處理選廠尾礦漿的過濾機和壓濾機等設備,普遍對不同性質尾砂的適應性差、設備能耗高、建站投資和運營成本高、單機處理能力低,這些缺點成為限制其推廣應用的主要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運轉能耗少的礦山尾礦漿梯度濃密脫水管道裝置,實現礦漿輸送的同時完成濃密脫水。
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8.一種礦山尾礦漿梯度濃密脫水管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部套設有內管的外管,外管和內管之間設置有固定連接件;所述的內管的管壁帶有透水網。
9.優選地,所述的內管包括濾布,貼合于濾布內側的內層承壓網和貼合于濾布外側的外層承壓網;濾布、內層承壓網和外層承壓網組成所述透水網。
10.優選地,所述的內管自進料端至出料端內徑逐漸變小。
11.進一步優選地,內管由多段鋼管首尾焊接而成,相鄰的兩段鋼管具有不同的內徑,其中靠近出料端的一段內徑更小。
12.優選地,外管的管壁上開設有透水孔。
13.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該裝置投資少,能夠滿足全尾砂的管道高效濃縮脫水,實現礦漿輸送的同時完成濃密脫水,縮短了生產工藝流程,徹底取代了目前礦山尾礦濃密脫水需建設的濃密機、壓濾機或過濾機等系統,解決了礦山尾礦濃密工藝復雜,投資大,運行成本高等難題。該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設備占地面積小等特點。該裝置
聲明:
“礦山尾礦漿梯度濃密脫水管道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