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流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液壓驅動往復式氣液混輸泵。
背景技術:
2.目前使用的往復泵一般都是采用曲柄連桿傳動的高壓柱塞結構,單位時間內沖次高(300
?
400沖/min),壓力波動大,因而泵閥及柱塞泵壽命極短,密封不可靠,僅能適用于液體的泵送,輸送氣液混合物時,極易泄漏,所以往復泵裝置不能同時滿足氣液混輸。
3.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4.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液壓驅動往復式氣液混輸泵,采用液壓缸驅動,可實現長沖程、低沖次,大大改善密封性能,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
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液壓驅動往復式氣液混輸泵,包括雙向驅動的液壓缸和連接在所述液壓缸左右兩側的增壓泵,所述液壓缸上連接有液壓供油系統,所述增壓泵的端部設有增壓缸,所述增壓缸與所述液壓缸之間連接有中間連接體;所述液壓缸的中部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內部穿設有空心活塞桿,所述空心活塞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柱塞,所述柱塞滑動安裝在增壓泵的內部通道中,所述柱塞中部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拉桿一端伸入所述空心活塞桿的空腔,所述拉桿與所述空心活塞桿固定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增壓缸與所述中間連接體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增壓缸外側套設有阻污環和密封環,所述密封環是斯特封密封件。
7.進一步地,所述增壓缸與所述中間連接體之間通過隔板隔離,所述隔板上開設有分別連通所述液壓缸左右腔室的通油口,所述液壓供油系統與所述通油口連通;所述隔板底部設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與所述增壓泵的入口連通。
8.進一步地,所述增壓泵的入口及出口均安裝有單向閥門。
9.進一步地,所述空心活塞桿與所述拉桿通過側面的圓柱銷固定連接,所述拉桿與所述空心活塞桿為間隙配合。
10.進一步地,所述空心活塞桿靠近所述圓柱銷一側開設有通孔,兩個所述中間連接體的腔室通過所述通孔連通。
11.進一步地,所述柱塞的表面需加工硬化及珩磨處理。
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動力傳動工作效率高,節能效果明顯;輸出壓力穩定,無任何壓力波動,管路無振動,無需安裝空氣包;易損件使用壽命長;可任意無級變排量,變壓力,變沖次;造價低,整泵結構簡單,重量輕,液壓系統采用標準元件;加工簡單,加工及裝配精度要求較低;密封效果好,無
聲明:
“液壓驅動往復式氣液混輸泵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