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裝式清倉機
技術特點:
高效、安全、適應性強。
高效清理能力:
絞籠上料技術:通過螺旋輸送減少漏料,提高物料收集率。
刮板運輸連續性:鏈條刮板實現物料不間斷輸送,單趟作業效率較人工提升3-5倍。
案例:在2×2m以上水倉巷道中,ZWY-50/22L型扒裝式清倉機可實現煤泥挖裝與裝車外運一體化作業,日均清理量達200噸以上。
安全防護設計
隔爆電氣系統:符合礦用設備安全標準,防止瓦斯爆炸風險。
履帶防滑結構:高筋履帶板增強抓地力,避免潮濕環境打滑。
應急保護裝置:配備過載保護、斷相保護及緊急停機功能,降低設備故障率。
強環境適應性
尺寸靈活:整機長度≤3.6米、高度≤2.1米,適應船舶艙口、礦井巷道等狹窄空間作業。
動力配置:柴油發動機功率普遍維持在45-75kW區間,滿足艙內通風限制要求。
模塊化設計:可拆分結構便于井下運輸與現場組裝,降低維護成本。
應用場景:
覆蓋多行業沉積物料清理需求
礦山井下水倉
功能:清理常年沉積的煤泥,解決人工清挖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安全無保障的問題。
案例:山東礦安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煤礦用清倉機,通過螺旋集料+泵送輸送系統,實現煤泥遠距離輸送,單臺設備日處理量可達150噸。
散糧筒倉
功能:在自然落料結束后,將倉內剩余物料經清倉機排入倉底皮帶,實現自動化清倉。
優化:日照港裕廊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聯控系統改造,使清倉機與中控室聯動,避免物料堆積導致的過載停機,作業效率提升40%。
干散貨船舶艙底
功能:在抓斗卸船機完成主要卸貨后,清理艙底及結構死角殘留貨物,減少人工清理強度。
數據:抓斗卸船機作業時,清艙量可達總卸貨量的10%-30%,推耙機與單斗裝載機為主流機型。
發展趨勢:
智能化與自動化引領行業升級
遠程操控技術
2021年煙臺港率先應用遠控挖掘機技術,通過電控改造實現駕駛室外置,操作延遲控制在200ms以內,構建三維作業監控體系,降低人員艙內作業風險。
自動化協同系統
青島港構建全流程自動化系統,實現卸船機與清艙機數據互通,智能調度算法自動規劃清艙路徑,作業效率提升40%,艙內物料分布建模精度達±5cm。
模塊化與定制化設計
根據不同工況需求,設備功能組件可靈活組合。例如,煤礦用清倉機系統可集成自行式煤泥攪拌車、螺桿泵、壓濾機等設備,形成煤泥清挖處理一體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