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ND-HW(D) 采用 高頻感應燃燒—紅外線吸收法,核心流程如下:
樣品燃燒:將樣品與助熔劑(如鎢粒)置于高頻感應爐中,通過高頻電流加熱至高溫,使樣品中的碳、硫與氧氣反應生成 CO? 和 SO? 氣體。
氣體傳輸:載氣(如氧氣)帶動生成的氣體通過氣路處理系統,經干燥、過濾后進入紅外檢測室。
紅外吸收檢測:CO? 和 SO? 分別在 4.26μm 和 7.4μm 波長處具有特征吸收峰,紅外檢測器通過測量氣體對特定波長紅外光的吸收強度,定量計算樣品中碳、硫的含量。
數據處理:檢測信號經前置放大后傳輸至計算機,通過內置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曲線擬合及結果輸出,支持全中文界面操作與文件管理。
應用范圍
冶金行業:測定鋼鐵、鑄鐵、合金中碳、硫含量,優化冶煉工藝與質量控制。
鑄造領域:分析鑄鐵、鑄鋼、有色金屬的碳硫成分,指導爐前配料與成品檢驗。
材料科學:檢測土壤、礦石、水泥、玻璃等非金屬材料中的碳硫含量,支持地質勘探與新材料研發。
環保監測:評估工業廢料、燃燒產物中的硫排放,助力環保合規性檢測。
科研與教學: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高精度碳硫分析工具,支持材料性能研究與實驗教學。
產品技術參數
參數項 規格
測量范圍 碳(C):0.00001%~10.0000%(可擴展至99.999%)
硫(S):0.00001%~0.3500%(可擴展至99.999%)
分析精度 碳(C):RSD≤0.5%
硫(S):RSD≤1.0%
分析時間 約35秒(不含取樣、稱樣時間)
電子天平 聯機操作,稱量范圍0~100g,讀數精度0.0001g
工作電壓 AC220V±10%,50Hz
工作溫度 10~30℃
相對濕度 ≤80%
氣體要求 氧氣純度≥99.5%,輸入壓力0.18MPa±5%,載氧壓力0.08MPa±2%
氣體流量 頂氧流量1.0~2.0L/min,分析氣流量3.0~4.5L/min
顯示方式 19寸液晶顯示屏,數顯與曲線動態顯示
打印功能 電腦打印,支持TXT、XLS、DOC格式輸出
產品特點
高精度與高穩定性:
采用低噪聲、高靈敏度紅外探測器,結合真空陶瓷電容高頻爐頭,確保功率釋放完全,長期穩定性優異。
分析誤差優于 GB/T20123-2006/ISO15350:2000 標準,滿足國際計量要求。
模塊化與抗干擾設計:
整機氣路采用不銹鋼氣管,替代傳統塑料氣管,減少吸附效應,提升低含量樣品分析精度。
紅外池雙層隔離結構,降低環境溫度波動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適應復雜工況。
自動化與便捷性:
支持電子天平自動聯機、全中文操作界面及四十余項軟件功能(如文件幫助、系統監測、數理統計等)。
動態顯示分析過程中的碳、硫釋放曲線,實時監控數據變化。
安全與耐用性:
新增預熱功能,先啟動高頻后啟動氧氣,解決低密度樣品燃燒難題,避免吹樣問題。
改進型自然風對流冷卻技術,電子管工作溫度低于80℃,延長設備壽命。
擴展性與兼容性:
可搭載自動送樣系統,實現批量樣品連續分析,提升檢測效率。
支持標準物質單點校正,確保分析結果與國家標準物質高度一致。
行業認證與典型用戶:
符合計量檢定規程 JJG395-97 標準,已服務于冶金、鑄造、機械等領域的權威機構,口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