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取磺化煤的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閉路循環制取磺化煤的方法。本發明步驟如下:將烘干后粒徑為2.0~4.0mm的原料煤,放入控溫攪拌反應裝置內,按酸煤重量份比(4~6)∶1,加入硫酸混合液;攪拌加熱至120℃~160℃,恒溫反應9~11小時;冷卻并過濾,得到濾液和固體物質,用適量的蒸餾水洗滌固體物質后;加入10%NaOH溶液中和至接近中性,放置2-6小時后過濾,得到濾液和磺化煤。本發明通過硫酸混合器將濃硫酸、反應裝置內產生的熱蒸汽通入冷凝器得到的稀硫酸、過濾冷卻后的反應物得到的殘余硫酸和用蒸餾水洗滌固體生成物得到的稀硫酸全部閉路循環使用,不造成資源浪費;通過冷凝器使反應裝置內產生的熱蒸汽轉變為稀硫酸并閉路循環使用,不產生環境污染。
一種低溫常壓下生產高模數硅酸鈉的方法。用燒堿液浸取粉煤灰類工業廢棄物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制備低模數的硅酸鈉溶液。然后,碳酸化分解該溶液制備硅酸(SiO2·nH2O)。再將該硅酸與上述低模數硅酸鈉和/或氫氧化鈉溶液按最終硅酸鈉產品所需模數指標進行配兌,在小于液體沸點的溫度下攪溶,即可制得高模數的硅酸鈉。這種生產方法與現有的生產硅酸鈉的干法和濕法工藝相比原料廣、成本低、能耗少、無污染,能生產M=1~4間任意模數的硅酸鈉,尤其是高模數的硅酸鈉,有較大的工業化推廣應用價值。
本發明涉及一種莫來石的制備方法,具體為一種單晶相莫來石的工業制造方法,解決了現有莫來石的制造方法存在生產成本高、產品性能差以及鐵、碳等有害雜質含量高等缺陷,包括如下步驟:將硬質高嶺土破碎至325-400目;加入0.02%-0.03%礦化劑以及8-10%鉀長石,混合均勻,礦化劑是由10-40%硝酸鉀、50-70%碳酸鉀和10-20%氯酸鉀混合而成;成型;在1450-1550℃高溫下煅燒16H。本發明生產成本低,工序簡單;莫來石含量較高,鐵等雜質含量較低,方石英含量為零,所加工出來的精密鑄件精度高、光潔度好,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航天、航空工業以及冶金等工業,而且可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朔州有色金屬濕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