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復合沸石隔膜及其制備工藝。該沸石隔膜由隔膜基膜、鋰離子導體化合物、沸石、粘合劑組成,其中鋰離子導體化合物與沸石混合后,通過粘合劑附著于兩層隔膜基膜之中。本發明該復合隔膜可以改善隔膜的耐熱性,沸石的多孔結構與鋰離子導體化合物能夠為鋰離子提供內部通道,改善隔膜的鋰離子電導率。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PTC效應隔膜。由隔膜基膜、鋰離子導體化合物、PTC母體樹脂、粘合劑組成,其中鋰離子導體化合物與PTC母體樹脂混合后,通過粘合劑附著在隔膜基膜上。該復合隔膜通過鋰離子導體化合物為鋰離子提供內部通道,通過PTC母體樹脂提高隔膜的安全性能。
本發明涉及黃油滴建盞及其制備工藝。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一種黃油滴建盞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提供坯體原料和釉漿;將所述坯體原料拉坯和修坯后,素燒得到坯體;將所述釉漿施用到所述坯體上,得到施釉后的坯體;將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黃油滴建盞。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制備的黃油滴建盞玻璃化程度十分優異,釉面潤,無氣孔,光滑,建盞的黑底釉面上具有類黃色油滴,油滴含有類金色光澤,透漏著富貴氣息和魅力,從而具有優美的外觀、收藏和經濟價值。
本發明涉及一種七彩曜變建盞及其制備工藝。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一種七彩曜變建盞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坯體原料拉坯和修坯后,素燒后冷卻取出,得到坯體;將釉漿施用到所述坯體上,得到施釉后的坯體;將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七彩曜變建盞。本發明所述的工藝制備的七彩曜變建盞玻璃化程度十分優異,釉面潤,無氣孔,光滑,色彩炫目,暈彩變幻,光亮,在光照下七彩曜變,光芒萬丈,多彩光環,且具有隨光線變化的彩暈,建盞的內壁上的釉面上具有聚成群落的圓形或類圓形油滴和毫絲,油滴潤澤,具有光暈,毫絲清晰、疏密有致、色彩豐富且有立體感,從而具有優美的外觀、收藏和經濟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黑底金葉建盞的制備工藝。該工藝包括:提供坯體原料、釉漿和金葉原料;將坯體原料拉坯和修坯后,素燒,得到坯體;將所述釉漿施用到所述坯體,得到施釉后的坯體;將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素盞;將金葉原料貼在素盞的內壁上,然后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黑底金葉建盞。本發明所述的黑底金葉建盞釉面黑、潤,無氣孔,光滑,且金葉清晰可見、色彩炫目,外觀非常優美,同時金葉與黑底素盞融為一體,用手觸摸無任何凸出粗糙感覺。
本發明公開了牡丹花油滴建盞的燒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泥料、主體釉漿、口沿釉漿。將所述泥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燒、冷卻,得到坯體,施釉;將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本發明燒制成的建盞,釉面底色黑而光亮,同時銀色油滴為花瓣形,油滴具有脈絡紋路,整體形成牡丹花怒放、張力十足的油滴斑紋,立體感強,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藝術美感。
本發明公開了百花油滴建盞的制備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制備坯體原料、第一道釉漿及第二道釉漿,將坯體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燒、冷卻,得到坯體;施釉時先施第一道釉漿,晾干,再施第二道釉漿,晾干;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停爐,投油柴,自然冷卻,出窯。本發明制得的建盞油滴為長條花瓣形,油滴由盞內中心向口沿呈增大放射趨勢,整體形成百花怒放、張力十足的油滴斑紋,立體感強,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藝術美感。
本發明公開了結合青瓷和建盞的瓷器燒制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制備坯體原料、建盞釉漿、青瓷釉漿;將坯體原料拉坯成杯型、修坯、杯體外雕刻圖案、素燒、冷卻,得到坯體;施釉;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停爐,自然降溫冷卻,出窯。本發明將龍泉青瓷與建盞工藝進行結合,制得的瓷器杯子的杯內及口沿處為建盞釉面,杯外為具有雕刻圖案的青瓷釉面,青瓷與建盞結合,沖破傳統瓷器種類束縛,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藝術美感,對于瓷器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彩金油滴建盞燒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制備坯體、主體釉漿和口沿釉漿,所述坯體的口沿處先施所述口沿釉漿,再預燒,預燒后的坯體再施所述主體釉漿,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冷卻出爐。本發明燒制成的彩金油滴建盞,釉面同時產生油滴斑紋和毫絲,有滴又有毫,打破傳統油滴和兔毫單一種類,呈現不同斑紋效果,同時部分油滴為半結晶狀態(部分呈透明狀),有空靈縹緲之美。釉面為以紫金色和銀藍色為主的彩色色彩,色彩飽和度高。
本發明涉及烏金油滴建盞及其制備工藝。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一種烏金油滴建盞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將坯體原料拉坯和修坯后,素燒得到坯體;將釉漿施用到所述坯體上,得到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烏金油滴建盞。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制備的烏金油滴建盞的釉底青黑(烏金)、有滴有毫、油滴鮮亮有光澤、毫絲清晰、疏密有致、釉面潤澤有光澤、無氣孔、細膩,具有優美的外觀和收藏價值。
本發明涉及隕石建盞及其制備工藝。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一種隕石建盞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將坯體原料拉坯和修坯后,素燒得到坯體;將釉漿施用到所述坯體上,得到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隕石建盞。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制備的隕石建盞古樸、有隕石效果、無氣孔、細膩、質感好、結晶強、外觀色澤顏色均勻、紅潤有光澤、喝茶時養彩快,從而具有優美的外觀、收藏和經濟價值。
本發明涉及多彩繽紛建盞及其制備工藝。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彩繽紛建盞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將坯體原料拉坯和修坯后,素燒得到坯體;將釉漿施用到所述坯體上,得到施釉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得到多彩繽紛建盞。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制備的多彩繽紛建盞色彩炫目,釉面潤澤,無氣孔,釉面油滴中包含多種色彩,油滴中可以呈現紅、紫、藍、綠等多彩顏色,色彩夢幻絢麗,具有豐富優美的釉面色彩和立體感,從而具有優美的外觀、收藏和經濟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結合建盞和青花的瓷器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制備坯體原料、內釉、外釉及口沿釉,將坯體原料拉坯成型、修坯、打磨、素燒,得到坯體;所述坯體外部表面用青料描繪圖案和/或書寫文字,晾干;所述內釉施釉于坯體內部,所述外釉施釉于坯體外部,再用毛筆在口沿頂緣至向下3?5mm之間刷涂口沿釉;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本發明將青花與建盞工藝進行結合,制得的瓷器盞內為建盞釉面,盞外為具有繪畫圖案和/或文字的青花和建盞茶葉末釉相結合的釉面。本發明將青花與建盞相結合,沖破傳統瓷器種類束縛,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藝術美感,對于瓷器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靈芝面膜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靈芝面膜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靈芝孢子粉2?6份、成膜劑5?9份、復合粘結劑10?26份、聚乙烯醇7?15份、乙醇2.5?5份、甘油8?13份、乳酸鏈球菌素0.2?1.5份和礦物質水20?80份;通過該方法制得的靈芝面膜具有營養物質滋養滲透和物理吸附雙重護膚作用,在清潔皮膚表面污垢的同時,可有效對皮膚進行滋養,可起到美白、潤膚、補水、增彈等功效,使用效果好。
本發明公開了古色多彩窯變建盞的燒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制備坯體和釉漿;施釉、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本發明采用原礦配以其它天然材料制成坯體和釉料,坯體經得住高溫燒制,變形和氣泡缺陷少。燒制成的建盞,釉面古樸典雅,內外壁的釉面(除內底部)顏色為柿紅色,內底部為黑色底釉上具有黃綠橙紅等多彩顏色的油滴晶斑,色彩與色彩之間過渡自然,相互交織,同時釉面表面光滑潤澤,基本無氣孔,具有古韻的同時具有創新。
本發明公開了金口油滴建盞及其制備工藝,該金口油滴建盞包括坯體和釉料;所述坯體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粘土28?32份、紅泥土39?41份、田泥土30?32份及腐殖酸鈉8?10份;所述釉料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釉礦石78?82份、草木灰20?22份。本發明建盞口沿金色,色彩喜人,口沿處釉面覆蓋完整,質感細膩,減少或消除干口現象,同時建盞整體花斑清晰優美,花斑的晶體油潤光亮,整體美觀精致。
本發明公開了黑底銀滴建盞燒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制備坯體和釉漿;施釉,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本發明采用原礦配以其它天然材料制成坯體和釉料,坯體經得住高溫燒制,變形和氣泡缺陷少。燒制成的建盞,釉面黑而光亮,?;Ч?,同時釉面上較均勻散布油滴晶斑,晶斑色彩豐富,底部油滴晶斑為藍色、中部油滴晶斑為銀色(中部區域為主要區域),口沿處油滴晶斑偏黃金色,油滴晶斑整體清晰、晶瑩、透亮、靈動,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炫彩紫金油滴建盞及其制備方法,該包括坯體和釉料;所述坯體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制成:高嶺土30?40份、黃土50?55份、田泥土10?12份、草木灰2?3份及鉀長石3?5份;所述釉料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制成:原礦釉石38?43份、鐵紅8?10份、草木灰0.5?0.8份、石灰石10?12份、鉀長石18?20份及黃土0.5?1份。本發明經過科學配比得到合理的配方,采用創新的燒成方式,最終獲得了高品位的炫彩紫金油滴建盞,該建盞釉面針孔數量少,析晶徹底,晶體的三維立體感強,油滴粗大炫彩,以紫金色為基礎,并閃耀出五彩光澤,具有很強的藝術美感。
本發明公開了彩色鷓鴣斑建盞及其制備工藝,該建盞包括坯體和釉料;所述坯體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制成:高嶺土7份、紅土3份;所述釉料包括第一道釉料及第二道釉料;所述第一道釉料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制成:釉礦石8份、鉀長石1份、方解石1份及水10份;所述第二道釉料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制成:釉礦石7份、滑石0.2份、石英0.17份、鐵紅0.8份、草木灰2份及水20份。本發明制得的建盞油滴為長條羽毛狀,油滴斑紋由盞內中心向口沿呈增大放射趨勢,色彩絢爛至極,整體猶如鷓鴣展翅、孔雀開屏、煙花綻放,張力十足,立體感強,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藝術美感。
本發明公開了銀毫銀滴建盞及其燒制方法,該建盞包括坯體和釉料;所述坯體按重量份數比由以下組分制成:8份的紅泥和2份的高嶺土。所述釉料包括內部釉料和外部釉料;所述內部釉料施于所述坯體內部,所述外部釉料施于所述坯體外部;所述內部釉料按重量份數比由以下組分制成:釉礦石7份、內釉草木灰1份、石灰石0.5份及水8.5?9份;所述外部釉料按重量份數比由以下組分制成:釉礦石7份、外釉草木灰1份、石灰石0.5份及水8.5?9份。本發明制得的建盞,盞內為黑底上具有油滴,盞外為黑底上具有毫絲,底色黑油,油滴和毫絲銀亮。油滴疏密有致,毫絲均勻,內滴外毫,在同一個建盞上呈現油滴和毫絲,極具新意。
本發明公開了黑底銀斑油滴建盞及其制備方法,該建盞包括坯體和釉料;所述坯體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高嶺土15?25份、紅土65?70份、黑土10?15份、建甌風化石3?6份、灰燼0.5?1.5份及釉漿0.8?1份;所述釉料按重量份數比包括以下組分:赤鐵礦石58?62份、水吉風化石4?5份、建甌風化石4?5份、灰燼7?12份、鈉長石5?6份、滑石2?3份、方解石5?7份、螢石1.5?3份及紫金土1?2份。本發明采用原礦配以其它天然材料制成鐵胎坯體和釉料,使坯體經得住高溫燒制,不變形,不起泡,燒制成的建盞,釉面黑而光亮,同時釉面上不規則散布銀色光澤的晶斑,如油滴晶瑩剔透,形成黑底銀斑油滴,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和藝術美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含鎳蛇紋石中綜合高效回收鎳鎂資源的方法:①將含鎳蛇紋石礦石經初步破碎后,通過球磨磨碎至0.074MM~2.0MM,磨礦濃度為20%~60%;②得到的礦漿加入到高壓釜當中,在攪拌的情況下,加入PH值為0.5~3的強酸;③然后升溫攪拌反應,反應時控制酸壓煮浸出反應時間為30MIN~240MIN,酸壓煮浸出過程在90℃~220℃的溫度下進行,酸壓煮浸出過程在110KPA~2300KPA的壓力下進行;④反應完全后過濾,得到的含鎳鎂浸出液可以采用傳統的分步沉淀法分離、回收鎳鎂產品,也可以通過溶劑萃取、或離子交換分離富集并回收鎳鎂資源。本發明采用高壓反應釜制造極端條件,在保證較高鎳、鎂浸出率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藥劑消耗及雜質的浸出,綜合高效回收鎳鎂資源,提高產品質量,最終降低生產成本。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南平有色金屬通用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