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連續回采含水尾礦的方法。
背景技術:
2.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已經逐漸成為制約人類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如何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難題。
3.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過去由于選礦技術的局限,許多礦產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與尾礦一同排入尾礦庫堆存。尾礦的大量堆存不僅占用土地、污染環境,還易產生流動、塌陷和滑坡等安全隱患,給企業管理及政府監管造成一定的困擾。
4.隨著選礦技術的進步,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下,為緩解資源瓶頸、減輕環境污染、恢復礦區生態,開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將為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開辟新的領域。
5.由于選礦工藝流程中尾礦排放大多數采用濕式排放,而金屬礦山尾礦粒度普遍較細,尾礦中所含水分不易蒸發,致使許多已閉庫多年的尾礦庫含水率較高,特別是山谷型尾礦庫壩體周圍不同程度的出現匯水,采用傳統的回采工藝即機械開采、水力開采等方式均無法實現回采,而近年來因河道、湖泊清淤發展起來的挖砂船開采受庫區地形、匯水情況、礦漿濃度波動等因素影響,無法實現規?;B續開采。
技術實現要素:
6.(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續回采含水尾礦的方法,該方法針對含水尾礦連續規?;夭?、確保礦漿濃度相對穩定、滿足選礦工藝對入選礦漿濃度要求、適用范圍較廣。
7.(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續回采含水尾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采砂船確定及采掘帶劃分,根據尾礦粒度較細、較均勻的特性本方案中選用的采砂船類型為絞吸式,采砂船每天采出的尾礦量為一個常數,采出尾礦量根據選廠日處理量確定,并考慮10%的超采量,采掘帶寬度為絞吸式采砂船船長的1.2
?
1.4倍;s2:尾礦回采及輸送,將確定的絞吸式采砂船置于尾礦庫匯水區域中,按照劃定的采掘帶范圍、采掘順序,利用前置旋轉絞刀裝置,將庫底尾砂進行切割和攪動,形成一定濃度的礦漿,再經吸管將絞起的礦漿借助采砂船上所配砂漿泵,通過敷設在水上和庫邊的管路泵送到濃密機,輸送距離為1.5km、高差在30m以內的,選用流量較大的高揚程砂漿泵;s3:礦漿濃密控制,設置濃密機,將質量濃度為1
聲明:
“連續回采含水尾礦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