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隧道口護拱段施工用土胎模結構。
背景技術:
2.隧道淺埋偏壓進洞常規施工工藝一般采用反壓回填土或減少開挖臨空面的施工方法,如四步cd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此類方法具有施工速度慢,工藝復雜,施工風險高等不可控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隧道口護拱段施工用土胎模結構,通過將管棚施工開挖的護拱段缺口回填作為土胎內模,能夠簡化施工工藝,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5.一種隧道口護拱段施工用土胎模結構,包括回填在護拱缺口內的土胎內模,所述土胎內模的外部依次綁扎護拱拱墻鋼筋及鋪設外模板,所述護拱拱墻鋼筋包括拱架定位鋼筋及護拱基礎的拱腳鋼筋,所述拱架定位鋼筋設置于土胎內模的表面;所述護拱基礎的拱腳處設有用于與土體相連的拱腳鎖固組件,所述拱腳鎖固組件的上端延伸至護拱基礎內。
6.優選的,所述土胎內模輪廓線的偏差控制在2cm內。
7.優選的,所述土胎內模由原狀土或改良土回填而成;所述土胎內模的外部鋪設人造革隔離膜。
8.優選的,所述拱腳鎖固組件包括兩組鎖腳鋼管,每組鎖腳鋼管為兩根能夠灌注水泥漿的鋼花管,所述鋼花管兩兩鉆設于護拱的兩側拱腳處,兩根鋼花管呈倒v型布置、且均朝向拱腳外側的斜下方鉆設;所述鋼花管的上端嵌裝于護拱基礎內。
9.優選的,兩根鋼花管的直徑均為φ89mm,兩根鋼花管的傾斜角度分別為15
°
及30
°
,所述鋼花管沿護拱縱向間隔設置、且相鄰鋼花管之間的間距為0.5m;所述鋼花管的長度為6.0m,壁厚6mm,且鋼花管的上端延伸至護拱基礎內25cm,用于與護拱連成一體。
10.優選的,所述拱架定位鋼筋及拱腳鋼筋均由護拱主筋、分布筋和箍筋綁扎而成;所述拱架定位鋼筋的外部設有拱架環向定位鋼筋;所述拱腳鋼筋及拱架定位鋼筋均設有外露的接茬筋。
11.優選的,所述護拱主筋采用hrb400φ22mm鋼筋間距20cm、層距50cm,所述分布筋采用hrb400φ16mm鋼筋間距25cm,所述箍筋采用hrb 300φ10mm鋼筋。
12.優選的,所述外模板由若干塊木板拼裝而成,所述外模板自護拱兩側環向對稱安裝;所述外模板的外部設有能夠與護拱基礎內的預埋件及拱架環向定位鋼筋相連的鋼筋抱箍,用于
聲明:
“隧道口護拱段施工用土胎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