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該技術以四川石棉大水溝碲鉍礦為原料,首先對原礦進行浮選選礦工藝研究,所得精礦進行濕法冶金工藝研究,尾礦采用微生物濕法冶金工藝研究,最終形成碲鉍礦選冶工藝。該技術碲鉍礦(碲品位1.7%,鉍品位2.1%)通過選礦技術,獲得精礦碲品位17.57%、回收率88.76%;鉍品位26.36%、90.14%的技術指標;碲鉍精礦濕法冶金碲回收率為88.21%,TeO2純度為99.75%;碲鉍尾礦微生物浸出率83.91 %。該技術立足國內碲鉍礦資源,解決碲原料嚴重依賴于銅點解廢渣的情況,隨著碲下游應用產業的發展,可以供給充足的碲來源。
應用案例:
與四川鑫炬礦業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進行技術中試。
研發背景
四川石棉縣大水溝發現了全世界首例獨立碲鉍礦,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有報道的唯一“碲獨立原生礦床”,被稱為僅次于大熊貓的“第二國寶”。 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同意設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針對試驗區富含的釩鈦、稀土、碲鉍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工作。
市場分析
目前全國碲的需求量約為每年100噸左右,隨著碲化鎘太陽能薄膜和碲化銅電纜等下游產業的發展,碲資源的需求必然會急速擴張,立足國內資源,開發碲鉍選冶技術,為大水溝碲鉍礦的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保障。
聲明:
“四川大水溝碲鉍礦選冶技術研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