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含有電子穿梭體的電容去離子復合電極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將可溶二價金屬鹽、可溶三價金屬鹽、沉淀劑、氟化銨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100mL水中,其中氟化銨的摩爾濃度為0.03 mol/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將所配混合液轉移至高壓反應釜中,加入0.2 g活性炭纖維,在100~180℃下水熱反應8~24h,自然冷卻后,洗滌并烘干,得到水滑石/活性炭纖維復合電極; 所述可溶二價金屬離子為Ni 2+、Co 2+或Fe 2+中任意一種或二種,可溶三價金屬離子為Fe 3 +、Mn 3+或Co 3+中任意一種或二種,其中二價金屬離子摩爾濃度為0.075mol/L,三價金屬離子和二價金屬離子的摩爾比為1:3; 所述沉淀劑為尿素、氨水、三乙醇胺或六亞甲基胺中的一種,沉淀劑與二價金屬離子的摩爾比為1.0~2.0; 在100℃下,配制含有聚乙烯醇和乙炔黑的均勻導電漿料,其中聚乙烯醇和乙炔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均為1.0%,將0.5mL導電漿料涂覆到集流體鈦板上,以便將水滑石/活性炭纖維復合電極粘結于鈦板上,并在60 ℃下烘干; 配制電子穿梭體二茂鐵、二茂鐵甲酸、乙基二茂鐵、辛基二茂鐵或二茂鐵乙腈中任意一種的乙醇溶液,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5%,將其滴加到水滑石/活性炭纖維復合電極上,在20℃下使乙醇揮發,其中電子穿梭體與水滑石/活性炭纖維的質量比為0.1~0.8,得到含有電子穿梭體的電容去離子復合電極。
說明書
含有電子穿梭體的電容去離子復合電極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有電子穿梭體的電容去離子復合電極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水環境中的磷污染已經嚴重的危害到生態系統的正常循環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可持續發展。常用的除磷技術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普遍不同程度的存在去除率低、處理費用高和易產生二次污染等缺點。
近年來,電容去離子作為一種用于離子吸附的新興技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電容去離子技術在環境治理領域以及其他應用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如脫鹽和去除氮、氟化物和磷酸鹽等。與其它除磷技術相比,電容去離子技術更加
聲明:
“含有電子穿梭體的電容去離子復合電極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