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嗣后充填采礦法的底部出礦結構,包括主要礦體;所述主要礦體一側內壁加工有均勻分布的切割天井;切割天井底端外壁設置有塹溝;塹溝一側內壁設置有預留巖柱;預留巖柱的形狀為圓弧狀;主要礦體一側外壁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出礦進路;出礦進路一側外壁設置有分段運輸巷道、階段運輸巷道。本實用新型設計通過設置切割天井以及圓弧狀的預留巖柱,嗣后充填采礦法在對主要礦體進行爆破后,礦石從切割天井進入到塹溝內部,只需將塹溝內部的礦石運出即可,預留巖柱一方面支撐著整體結構,另一方面圓弧狀的預留巖柱相較于V型預留巖柱不會使得礦石在預留巖柱上存積。
聲明:
“嗣后充填采礦法的底部出礦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