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用于礦山地質災害監測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震傳感器裝置包括:微震傳感器、殼體、信號線、成型模具和震動感應裝置;
所述微震傳感器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殼體的一端設有接線孔,所述殼體的另一端設有螺紋孔;所述信號線的一端連接所述微震傳感器;所述信號線的另一端從所述殼體的接線孔內引出;所述震動感應裝置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內且與所述成型模具的內壁貼合;所述成型模具為喇叭狀;所述成型模具內填充有錨固劑;所述成型模具的開口端與井下巷道的內壁貼合;所述成型模具的封閉端上設有通孔;所述震動感應裝置的裝置連接桿上設有螺紋;所述震動感應裝置的裝置連接桿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殼體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動感應裝置包括連接圈、錨桿、錨桿連接桿和裝置連接桿;
所述連接圈的外徑與所述成型模具的封閉端的內徑相同;所述錨桿的一端與所述連接圈剛性連接;所述錨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成型模具的開口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錨桿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錨桿的一端剛性連接;所述錨桿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裝置連接桿剛性連接;所述錨桿連接桿與所述連接圈位于同一同平面;所述裝置連接桿與所述錨桿連接桿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的數量為多根;多根所述錨桿在所述連接圈上均勻布設;所述錨桿連接桿的數量與所述錨桿的數量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的數量為2~4根。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采用直徑為10-20mm的鋼管。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連接桿為直徑10-20mm,長20-50mm的高強螺紋鋼錨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劑為SH系列水泥基錨固劑。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地質微震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用于礦山地質災害監測的微震傳感器裝置。
背景技術
微地震監測技術(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簡稱MS)基于聲發射學和地震學,現已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高科技監控技術。它是通過觀測、分析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微小地震事件,來監測其對生產
聲明:
“用于礦山地質災害監測的微震傳感器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