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金屬材料消費中僅次于鋼鐵和鋁的重要有色金屬。我國銅資源人均占有率較小,銅礦產能增長受資源“貧、細、雜”特點的限制,不能滿足消費和生產的強勁需求[1~3];銅資源的自給率僅40%,其余依賴進口[4]。因而,提高復雜難選銅礦的選別技術,對我國銅資源的深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5]。
黑龍江某銅礦中可回收銅主要賦存于黃銅礦、輝銅礦和少量的銅藍和藍輝銅礦等含銅硫化物礦物中,本文針對其進行選礦試驗研究,以期實現其高效回收。
1 礦石性質
銅為礦石中主要有價可回收元素,其含量為0.77%。該礦石為有輕度氧化的硫化礦礦石,礦石中的銅主要在銅的硫化物礦物中,其中原生硫化銅0.45%,占總銅的60.57%;次生硫化銅0.27%,占總銅的36.34%;自由氧化銅和結合銅含量較少。礦石中可回收銅主要存于黃銅礦、輝銅礦和少量的銅藍和藍輝銅礦等含銅硫化物礦物中,礦物含量約為1.72%,此外,礦石中還含有黃鐵礦、褐鐵礦等金屬礦物,主要脈石礦物有石英、白云母、伊利石、綠泥石、方解石等。
表1 礦樣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
Table 1 Multi-element 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sample
表2 礦樣銅物相分析結果
Table 2 Analysis result of copper phase
表3 礦樣主要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分析結果
Table 3 Mineral component and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of sample
2 試驗研究
2.1 磨礦細度試驗
在CaO用量為1500g/t,捕收劑BKZ用量為40g/t的條件下,考察了磨礦細度對銅粗選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1。試驗結果表明,隨磨礦細度的提高,Cu粗選品位和回收率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說明該礦樣銅礦物嵌布粒度相對較粗,磨礦細度過細一方面浮選過程中機械夾雜等原因會降低粗精礦品位,另一方面會使磨礦成本上升,綜合考慮,在-0.074mm含量65%的較粗磨礦細度下考察其他因素的影響。
圖1 磨礦細度對銅浮選效果的影響
Fig. 1 The effect of gr
聲明:
“黑龍江某銅礦浮選工藝研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