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硬度原礦石的碎磨工藝。
背景技術:
[0002]
烏拉根鋅礦已生產多年,該礦石以砂巖、砂礫巖為主,硬度較低,屬于難選超低品位氧硫混合型鋅礦。經過多年技術創新,礦山采選成本逐步降低,使烏拉根鋅礦露采邊界品位從一般工業指標(氧化礦zn 2.00%或pb 1.00%、混合礦zn 1.50%或pb 0.70%;硫化礦zn 1.00%或pb 0.50%)降低至pb+zn≥0.6%,資源量由5501萬噸增加至14125萬噸,把原來含礦廢石(國家圈礦標準)劃定為可以入選的低品位礦石,資源量增加8624萬噸,按鋅品位1.70%,鉛品位0.28%計算,增加鋅金屬量146.61萬噸,鉛金屬量24.14萬噸,增加礦山整體價值300億元以上。使烏拉根鋅礦從中型礦山變為特大型礦山,成為世界入選品位最低的氧硫混合型鋅礦山。為了充分利用低品位礦石和含礦廢石資源,烏拉根鋅礦開展了新增15000t/d低品位及廢石綜合利用技改工程項目。
[0003]
烏拉根鋅礦選礦廠現有碎磨工藝為“三段破碎+球磨(3cb)”碎磨工藝,總處理量約10000t/d,磨礦系統采用2臺球磨,以并聯作業方式獲得最終磨礦細度-0.074mm占比約40-42%,碎磨工藝能耗成本約占選礦廠能耗成本的80%。且該工藝存在流程復雜、廠房占地面積大、粉塵污染嚴重(處理復雜)、設備維修保養工作量大、基建期較長等缺點。
[0004]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的烏拉根鋅礦的碎磨工藝,以“sa”工藝為核心,工藝廠房占地少,設備少,環境友好。
技術實現要素:
[0005]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硬度原礦石的碎磨工藝,結合烏拉根鉛鋅礦礦石硬度低的特點,以單段半自磨工藝為核心,既能破碎大塊礦石,又能獲得粗磨效果,可有效減輕磨礦負擔,簡化了碎磨工藝流程,減少選廠的基建費用,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
[0006]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
一種低硬度原礦石的碎磨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8]
(1)原礦經篩分后,得篩上物料1和篩下物料1;
[0009]
將所述的篩上物料1破碎至228mm以下后,與篩下物料1作為入磨礦石,進入半自磨機進行磨礦;
[0010]
(2)半自磨機磨礦產品經振動篩篩分后,得篩上物料2和篩下物料2;
[0
聲明:
“低硬度原礦石的碎磨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