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濃密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濃密機底流濃度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2.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節能節水要求的提高,因礦業發展而帶來的尾礦處理矛盾日益嚴峻,所以對實現濃密機高效化,節能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一種新興的創新設計方法,對提高產品設計效率和結構創新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3.企業選礦后的尾礦,采用的是國內較為先進的壓濾干堆技術,但尾礦濃度僅為13%左右,經旋流器分級后,進入濃密機的溢流尾礦濃度僅有5%,溢流尾礦經濃密池濃縮后,濃度也只有10%上下。該濃度的尾礦,進入壓濾機后,不僅影響了壓濾機的效率,還延長了工作時間,加大了勞動量,增加了維修成本,使得整個生產流程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
4.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濃縮技術有:傳統濃密技術、高效濃密技術、深錐濃密技術、尾礦分級濃密技術;及較為先進的濃縮設備有:旋流器、澄清器、深錐 (多錐)濃縮機、傾斜板濃縮機、高密度濃縮機、膏體濃縮機、脫水篩、沉降槽、沉淀池等設備,多在新型設備及功能優化上下功夫。但現狀依然不容樂觀,缺乏在當前設備、工藝條件下,提高底流濃度的可行性研究。
5.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濃密機底流濃度控制系統,既能有效提高底流濃度,還能夠縮短工作時間,減少勞動量,降低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濃密機底流濃度控制系統,能有效提高底流濃度,不僅在不影響壓濾機的效率下,還能夠縮短工作時間,減少勞動量,降低維修成本。
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8.一種濃密機底流濃度控制系統,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的濃密池、底流池、底流泵和壓濾機,其中,所述濃密池和底流池之間的管線上依次設置有濃度計、電動控制裝置和手動控制裝置,所述電動控制裝置包括與濃度計連接的plc控制端,以及與plc控制端連接的電動控制閥。
9.優選地,所述管線為陶瓷管或者耐磨襯膠管。
10.優選地,濃密池規格直徑18m,深度18m,池底呈漏斗狀。
11.優選地,所述底流池與底流泵無管道連接,底流泵呈尖錐狀。
12.優選地,所述底流泵為臥式底流泵。
13.優選地,所述壓濾機濾板材質為增強聚丙烯或不銹鋼。
14.優選地,所述手動控制裝置包括設置在管線上的閘板閥和閘閥。
15.優選地,在電動控制閥后方還設置有液位電動控制裝置,所述液位電動控制裝置包括設置在管線上的液位計、
聲明:
“濃密機底流濃度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