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退役新能源器件綜合回收與安全處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退役磷酸鐵鋰黑粉全組分精細分離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術:
2.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步入“快速發展期”,截止目前,保有量已達1200萬輛,預計未來5年增長率穩定在30%-40%,到2025年銷售量有望超過600萬輛/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帶動下,動力鋰電池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鋰電池經數百上千次循環充放電后,電池內部結構會發生不可逆的改變。按期服役周期5-8年估算,我國迎來了鋰電池第一個退役爆發期,2021年,我國鋰電池理論回收量達59.7萬噸,而實際回收量為23.6萬噸,回收率為39.5%。當前,我國退役鋰電池回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65億元,同比增長65%,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286億元,到2025年回收市場規模將突破400億元。
3.退役鋰電池因其富含鎳、鈷、鋰等關鍵戰略金屬的資源屬性和毒害有機污染組分的環境屬性,如何實現其安全處置及綜合回收已成為新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磷酸鐵鋰相比鈷/錳酸鋰、三元鋰等動力電池價格低廉、安全系數高且循環性能優良,被公認為是電動汽車及大型儲能設備良好的正極材料。對于退役磷酸鐵鋰動力鋰電池,目前主要有兩種可行的處理方法:其一是梯次利用,即將退役鋰電池用在儲能等其他領域作為電能的載體使用,從而充分發揮剩余價值,通常,當退役電池健康狀態>80%時,將其應用于電動裝置,80%-50%時應用于儲能裝置,50%-40%時應用于玩具、電動工具等便攜式電子設備,而40%以下則進行報廢處置;其二是拆解后再生利用,即將不能梯次利用的報廢產品進行放電和拆解,然后采用濕法或火法方式提煉原材料,從而實現循環利用,整體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4.國外針對退役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回收以火法冶金為主,現已在日本mitsubishi、法國recupyl、美國retriev technologies等企業實現商業化運用。相比于國外,我國鼓勵采用物理法得到退役磷酸鐵鋰黑粉然后采用環保安全的濕法回收工藝。公開號cn 112310499 a公布了一種采用硫酸、鹽酸、磷酸和甲酸等多種酸對退役磷酸鐵鋰電池材料進行強化浸出,盡管鋰元素、鐵元素和磷元素的浸出率皆大于90%,但浸出過程難以避免產生大量強酸廢液,不僅對設備造成一定壓力同時增加處置成本。
5.因此有必要開發弱
聲明:
“退役磷酸鐵鋰黑粉全組分精細分離回收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