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煤氣冷凝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對環境的保護日益重視,尤其是對水的污染,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治理。煤炭在我國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能源,不僅儲量大,而且品質也高。我國為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已經明令禁止把煤炭作為直接燃料進行燃燒。國家大力提倡發展煤制氣的工藝,用煤氣發生器把煤炭進行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使煤炭由固體變成氣體作為燃料,即所說的煤氣,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
煤氣生產過程的污水主要有兩部分:一是洗滌污水,此種污水中不僅含大量的cod,還含有大量的裂解焦油,及有害的化學物質;二是煤氣冷凝水,此種污水cod較少,但是此種污水中含酚及其他有害的物質,有劇毒,而且有很強的腐蝕性,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這種污水絕對不允許外排。這兩種水在過去是混合后循環使用,但達到一定濃度后被迫外排,或是采用焚燒法來處理。采用焚燒法是利用煤氣和生產過程中的附產品焦油、輕油作為燃料,在高溫狀態其中有害物質酚進行裂解,分解產生co2和h2o。這要消耗大量的煤氣,增加企業成本,大部分企業不用。這些年來,有些企業也嘗試過許多水處理的方法,如:沉降法、氣浮法、藥劑法等等,但效果卻不理想。
近年來,由于煤氣站內的污水處理問題,對煤制氣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挑戰,現在國內許多廠家為了解決此問題,在煤氣的凈化工藝中由原來的直接接觸冷卻,改為間接冷卻,這是一大進步。這種冷凝污水每臺發生站可產生5噸/天,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如何充分利用水資源是一個難題,尤其這種污水有劇毒,決不能外排。
因此我們提出把這種污水進行汽化作為煤制氣過程中的氣化劑,使其充分利用。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在兩段爐煤氣站中,對煤氣冷凝水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研究,在間接冷卻工藝中,氣化1噸煤時,約有80-150公斤冷凝水析出,ph=7-8.5,其中含有的主要化學物質是:酚≥8000毫克/升,氧化物:20毫克/升,硫化物:200-300毫克/升,硫酸鹽和重硫酸鹽:8000mg/升cod的含量在30000ppm。
汽化器一般使用2-4個月就要修理一次,其不僅影響生產,而且維修費用也很大,造成得不償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煤氣冷凝水處理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
聲明:
“煤氣冷凝水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