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屬于鋼鐵冶金廢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冷軋酸性廢水設計處理量為180m3/h,廢水pH值在2-3之間,廢水中主要含有高濃度的Fe2+、Fe3+離子、現處理工藝主要是通過投加石灰,調節pH值,再經過混凝、沉淀達到達標排放的目的。由于酸性廢水pH值低,中和廢水需要大量的氫氧化鈣,且廢水中Fe2+、Fe3+離子的絮凝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煉鋼轉爐濁環廢水設計處理量為2200m3/h左右,污水量大,且懸浮物高,成分較復雜,pH值多在9以上,甚至可達11以上,目前是經過投加混凝劑、絮凝劑后進入斜板沉淀池后回用給煉鋼用戶。由于廢水pH值高,污水中的堿度主要以CO32-形式存在,導致斜板沉淀池、管道及相關設備結垢嚴重,影響水的流通,污染環境。
所以將冷軋酸性廢水與轉爐濁環廢水混合處理具有理論上的可行性。
檢索相關專利文獻沒有發現關于將冷軋酸性廢水用于轉爐濁環廢水處理的記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通過將冷軋酸性廢水與轉爐除塵廢水混合處理,充分利用鐵離子的混凝作用,達到降低轉爐廢水pH值,去除懸浮物、硬度和總鐵的的作用,實現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目的。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冷軋酸性廢水在調節池中曝氣4-8h,通過管道輸送至轉爐濁環廢水高架流槽的進水系統;
(2)將酸性廢水與轉爐濁環廢水按照1:5—1:16的比例混合;
(3)混合后通過現場加藥系統將混凝劑的量控制為1—11mg/L,絮凝劑的量控制為0.2—1.2mg/L。
所述的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步驟(2)中所述的酸性廢水與轉爐濁環廢水的混合比例為1:11。
所述的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步驟(3)中所述的混凝劑采用聚合硫酸鐵,加入量為5mg/L。
所述的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步驟(3)中所述的絮凝劑采用絮凝劑PAM,加入的量為0.6mg/L。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方法投入試用后,冷軋廢水站含酸系統每年可節約藥劑成本90萬元;電費約40萬元;設備維護費用約25萬元,每年可節約生產費用約155萬元。且含酸廢水與轉爐廢水混合后,轉爐污泥中鐵離子的含量明顯增加,提高了污泥品質,增大了資源回收利用
聲明:
“冷軋酸性廢水綜合利用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