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首效氧化亞硅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近年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人類社會的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車輛的電動化趨勢也越發明確。因此,需要開發高能量密度的二次電池。
3.在眾多的二次電池中,鋰離子二次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且技術較為成熟,因此備受期待。
4.鋰離子二次電池的主要成分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
5.目前,在負極材料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碳材料。然而碳材料的理論比容量僅為372mah/g,且目前已經開發至365mah/g,幾乎沒有提升空間??紤]到動力電池對于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提升負極材料的比容量。硅的理論比容量為3568mah/g(li
15
si4),幾乎為碳材料的10倍,因此被寄予厚望。
6.然而硅的缺點也很明顯。當硅作為負極材料使用時,其嵌鋰過程為合金化反應,充放電過程伴隨著巨大的體積變化,變化率>300%。巨大的體積變化一方面導致材料因內應力而粉化,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的界面,與電解液接觸形成新的固體電解質膜,導致電解液的持續消耗。因而硅作為負極材料使用時循環性能很差。此外,硅作為半導體,導電性也較差。
7.截止到目前,為了改善硅的缺點,提升其循環性能,已經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朔w積變化效應的幾種有效措施分別為:減小硅的中值粒徑至150nm及以下,對硅進行物理限域,預留空間容納體積變化。提升導電性的有效措施是進行碳包覆。氧化亞硅作為一種無定形材料,經過一定的熱處理,可以得到硅晶粒分布于基體中的結構,這樣相當于既減小了硅的中值粒徑,又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物理限域,因此相對于硅,氧化亞硅的循環性能有所提升。
8.然而,由于氧化亞硅中氧元素的存在,在首次嵌鋰的過程中,會生成硅酸鋰等電化學惰性物質,這就導致氧化亞硅作為負極材料使用時首效偏低。
9.針對氧化亞硅首效偏低的缺點,也已經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例如,通過預鋰化的手段提前補充生成電化學惰性物質所要消耗的鋰。通過其他金屬元素的摻雜替代生成電化學惰性物質所要消耗的鋰。然而,預鋰化的反應條件較為苛刻,需要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進行,工業化難度非常大。且預鋰化后的材料堿性很強,在應用中對制漿過程的挑戰較大。其他金屬元素摻雜往往是在合成氧化亞硅時進行,對設備要求非常高。因此開發一款首效和循環性能接近于碳材料的硅基負極材料成
聲明:
“氧化亞硅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