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丸劑藥物,特別是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使用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域。背景技術:據相關資料顯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極為常見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現是位于胃及十二指腸壁的局限性圓形或橢圓形的缺損?;颊哂兄芷谛陨细共刻弁?、返酸、噯氣等癥狀。本病易反復發作,呈慢性經過。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種。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多見,據統計前者約占70%,后者約占25%,兩者并存的復合性潰瘍約占5%。臨床表現: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為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被制酸劑或進食緩解。臨床上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午餐后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須進餐來緩解。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病人??赏葱?。節律性疼痛大多持續幾周,隨著緩解數月,可反復發生。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組合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要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丸劑藥物,以解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其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白芷50~160g、烏賊骨50~100g、白及30~120g、白術60~150g、白豆蔻30~70g、川貝母30~100g、黃芩50~160g、黃柏30~150g、延胡索30~100g、香附(醋制)50~120g、陳皮30~100g、細辛20~100g、大棗60~160g、三七30~100g,輔料:淀粉適量。一種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白芷58~130g、烏賊骨58~90g、白及38~105g、白術70~130g、白豆蔻38~60
聲明:
“圓錐破碎機的支承套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