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陶瓷板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泡陶瓷板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2.發泡陶瓷,是使用普通陶瓷原料或礦山尾礦加高溫發泡劑,在1160℃左右燒成的一種保溫材料,現在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外墻外保溫和內墻隔斷,是一種綠色環保產品。
3.現有發泡陶瓷的工藝路線如下:原料—配料球磨—漿料陳腐—噴霧干燥—粉料陳腐—窯車堆粉—燒成—正面磨削—反面磨削—磨邊—分級打包—入倉。
4.現有發泡陶瓷的制造方法有以下的不足之處:
5.1、現有發泡陶瓷采用干法干粉燒成,生產環節有較大的粉塵,對環境衛生比較難控制,而且在噴霧、料倉、輸送、堆粉等很多環節需要增加除塵裝置。
6.2、上述方法需要進行噴霧造粉,噴霧造粉帶來的能耗很高,而且因為是高溫加熱蒸發水,也帶來了煙氣的處理成本和環境污染。
7.3、上述方法由于是用“料車布粉”,即用料車布粉到窯車里,所以必須要使用窯車,使用窯車就需要進行鋪底板-鋪底紙-上圍邊-鋪圍紙-下圍板-模具輸送輥臺(或agv小車)等模具輔助工序,過程較為復雜。
8.4、上述噴霧造粉、粉料陳腐、窯車堆粉等工序需要很多設備投入,并占用大面積土地,不利于控制生產成本。
9.現有技術中,也有利用濕法工藝制備發泡保溫材料的,例如d1:公開號為cn108840710a的《利用鋰尾礦及鋼渣尾礦生產發泡陶瓷建筑保溫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鋰尾礦、鋼渣尾礦均化處理:首先將鋰尾礦、鋼渣尾礦分別均化處理,鋼渣尾礦均化后粉碎,然后兩者分別過篩;(2)配料:將鋰尾礦、鋼渣尾礦、粘土原料、發泡材料a及水裝入球磨機,混合磨細12~15h,過40~100目篩除鐵;(3)發泡陶瓷建筑保溫材料制備:將除鐵后配料放入泥漿池,壓濾成泥餅,然后練泥,練泥過程中均勻加入發泡材料b有機材料聚苯顆粒,經練泥擠出泥段,再將泥段擠壓成型為發泡陶瓷濕坯,濕坯放托板上,送入干燥隧道窯干燥形成干坯,干坯在節能雙層隧道窯內按燒成制度在高溫1100~1200℃燒成,制成毛坯磚,然后加工切割,得到成品磚,即為鋰尾礦及鋼渣尾礦生產發泡陶瓷建筑保溫材料。
10.然而,d1生產得到的只是建筑保溫板材,強度只有0.55~1.0mpa,而不能生產墻體基材板材,不能滿足國標gb/t 23451-2009《建筑用輕質隔墻條板》中關于抗壓強度(強度≥3.5mpa)的要求。同時d1工藝過程中需要加入聚
聲明:
“發泡陶瓷板材的制造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