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十字滑環結構及具有其的渦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2.渦旋壓縮機通過動渦旋盤和靜渦旋盤的回轉運動實現對冷媒氣體的壓縮,具有運轉穩定、噪音和振動小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空調系統中。為實現兩個渦旋盤的回轉運動,需要限制動渦旋盤的自轉運動,通常采用十字滑環機構來實現。
3.現有技術中如圖1所示,為以往技術所采用的渦旋壓縮機主要部件示意圖。十字滑環1的構成為上表面11’、下表面12’、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4’。其中上表面11’還設置有上接觸面111、上接觸面112,用于與動渦旋盤接觸,下表面設置有下接觸面121、下接觸面122,用于與上支撐架接觸。動渦旋盤2與十字滑環的接觸面22內設置有鍵槽21,上支撐架3與十字滑環的接觸面32內設置有鍵槽31,分別用于與十字滑環1的配合鍵13’、配合鍵14’配合。
4.當渦旋壓縮機運行時,十字滑環通過第一凸起13’以及第二凸起14’分別與動渦旋盤鍵槽21和上支撐架鍵槽31配合來實現防自轉功能,同時上接觸面111、上接觸面112與動渦旋盤下表面22接觸,用于支撐動渦旋盤2,下接觸面121、下接觸面122與上支撐架表面32接觸,支撐十字滑環1和動渦旋盤2??梢?,十字滑環的作用主要依靠滑動摩擦完成,因此,對配合鍵和接觸面的潤滑十分重要,供油不足時會加速配合鍵表面和接觸面的磨損,導致壓縮機噪音增大、使用壽命降低。此外,在防止動渦旋盤自轉時會對配合鍵的一側產生較大壓力,稱為承壓面,在該表面上會持續存在扭轉力矩,當其強度不夠時可能導致配合鍵的斷裂或十字滑環扭轉變形。
5.現有技術中有的通過在上支撐架與十字滑環接觸處開有油槽,降低了十字滑環第二凸起與上支撐架間的摩擦,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適用范圍廣等優勢,但只增強了對第二凸起的潤滑效果,對第一凸起的潤滑效果較小。還有的利用配合鍵的非承壓面設置彈性元件,使配合鍵緊貼鍵槽避免出現撞擊,減少了噪音并提高了壓縮機可靠性,但彈性元件在鍵槽內占用一部分空間,使得第一凸起變窄,配合鍵發生斷裂的風險增大。
技術實現要素:
6.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十字滑環結構及具有其的渦旋壓縮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十字滑環結構摩擦損傷大的問題。
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十字滑環結構,包括:環形本體,環形本體具有第一支撐面和
聲明:
“十字滑環結構及具有其的渦旋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