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礦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滾筒破碎機。
背景技術:
破碎機一般處理較大塊的物料,產品粒度較粗,通常大于8毫米。其構造特征是破碎件之間有一定間隙,不互相接觸。破碎機又可分為粗碎機、中碎機和細碎機。一般來說磨礦機所處理的物料較細,產品粒度是細粒,可達0。074毫米,甚至還要細些。其結構特征是破碎部件(或介質)互相接觸,所采用的介質是鋼球、鋼棒、礫石或礦塊等。但有的機械是同時兼有碎礦與磨礦作用,如自磨機。
現有的滾筒式破碎機的結構比較復雜,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提供一種滾筒破碎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滾筒破碎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頂端設置有轉軸固定座,所述轉軸固定座上通過轉軸連接有滾筒,所述轉軸伸出轉軸固定座,其中一端的轉軸與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筒體上有開口,所述開口上擋板,所述滾筒的內壁上連接有內襯層,所述內襯層與筒體的內壁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所述筒體和內襯之間有一層柔性層,所述滾筒內有若干大小不一的粉碎球。
進一步的,所述內襯層為不銹鋼襯層,所述不銹鋼襯層的表面呈凹凸狀。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包括圓柱狀筒體,所述圓柱狀筒體的兩端為圓錐形筒體。
進一步的,所述圓柱狀筒體和圓錐形筒體的連接處有一道加強筋。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與筒體之間通過焊接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擋板包括外板和內板,所述內板的尺寸大小與開口大小相等,所述擋板的外板的尺寸大于內板的尺寸大小。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與轉軸固定座之間通過軸套連接。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中的滾筒破碎機,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滾筒的內壁上有一層內襯層,提高了滾筒內壁的耐沖擊性,延長滾筒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滾筒與內襯之間設置有一層柔性層,進一步提高了滾筒的抗沖擊性,同時使得筒體具有一定的隔音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轉軸固定座,3轉軸,4圓錐形筒體,5圓柱狀筒體,6擋板,7粉碎球。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請參閱圖1,一種滾筒破碎機,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頂端設置有轉軸固定座2,所述轉軸固定座2上通過轉軸3連接有滾筒,所述轉軸
聲明:
“滾筒破碎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