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高爐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礦焦槽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每座高爐需設置獨立的礦焦槽,各配置有獨立的礦焦槽、給料篩分設施、稱量設施、返料設施等。不同業主要求的配置也不同,出現礦焦槽的配置很高且冗余的情況,包括槽體的貯存能力、各槽體數量的配置、槽下篩分設備的能力、槽下供料皮帶的能力等,但實際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具有一定的冗余配置,甚至出現同一個礦焦槽具備兩座高爐同時生產的能力。這就勢必造成一次性建設投資大、配置冗余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礦焦槽布置結構,節省一次性建設工程量,充分發揮槽下設備的能力,提高設備利用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礦焦槽布置結構,包括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礦焦槽本體,所述礦焦槽本體的每個料槽下設置有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一套給料及篩分裝置和一套定量給料裝置,所述礦焦槽本體設置有一套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返料裝置,所述定量給料裝置下游設置有用于向第一高爐送料的第一輸送設備以及用于向第二高爐送料的第二輸送設備,且所述定量給料裝置可選擇性地向所述第一輸送設備或第二輸送設備給料。
可選地,所述第一輸送設備和第二輸送設備為高爐槽下帶式輸送機。
可選地,所述返料裝置包括返礦輸送機和返焦輸送機,所述返礦輸送機設置在礦槽的給料及篩分裝置下方,所述返焦輸送機設置在焦槽的給料及篩分裝置下方。
可選地,所述定量給料裝置設置在給料及篩分裝置下方,包括稱量機構和給料機構,所述稱量機構的出口與給料機構的入口相接。
可選地,所述給料機構為可逆帶式給料機,包括可正反運行的輸送帶以及設置在輸送帶頭部和尾部的兩個下料斗,第一輸送設備和第二輸送設備分別設置在兩個下料斗下方。
可選地,所述給料機構通過懸掛裝置安裝在稱量機構下方,稱量機構稱重時還包含稱量懸掛裝置和給料機構的重量。
可選地,所述懸掛裝置為剛性支撐架。
可選地,所述稱量機構為稱量斗。
可選地,所述給料機構通過其下方設置的平臺支撐,所述給料機構位于稱量機構下方,并與稱量機構分離,所述稱量機構的出口設置有可開閉的放料閘門。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兩座高爐共用礦焦槽,占地面積小,為其他必要設施留出更大的空間;節省工程量,降低
聲明:
“用于兩座高爐共用的礦焦槽布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