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爐開口機鉆桿連接套。
背景技術:
2.高爐開鐵口是高爐冶煉生產中的日常操作;按煉鐵高爐生產工藝,每隔一定時間需對高爐鐵口進行一次開鐵口和堵口操作,因此,為保證高爐的正常生產,需要開口機設備保持較高的操作可靠性。
3.目前高爐開鐵口使用鑿巖機類設備,其中使用的鉆桿有一定的機率會在其螺紋部位(特別是根部)斷折,從而影響了開口節奏;究其原因,在高爐進行開口操作時,由于鉆桿與鐵口并非完全平行,所以鉆桿在受到扭曲應力的基礎上,還會存在折彎力矩等其他應力;鉆桿與連接套的連接處是應力集中點,特別體現在鉆桿螺紋根部,該部位因機械加工,直徑變細,其機械性能和承壓能力會低于鉆桿桿身部分,當有較大的折彎力存在時,鉆桿就容易在螺紋根部斷裂。
4.普通的鉆桿連接套在裝設上鉆桿后,鉆桿螺紋根部以外即為自由端,全部力矩作用于鉆桿螺紋根部,導致該部位易折;假設能夠將應力作用點轉移,如轉移到鉆桿桿身,桿身強度大于螺紋部位,則可使鉆桿斷折的機率大大降低。
5.綜上,如何將應力作用點轉移至鉆桿桿身上成為了本公司研究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將應力作用點轉移至鉆桿桿身上;
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8.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高爐開口機鉆桿連接套,包括:保護段;螺紋段,其一端與保護端焊接,且與保護段同軸設置;螺紋段一端為與釬尾連接的釬尾連接螺紋口,另一端為與鉆桿連接的鉆桿連接螺紋口;保護段上開設有供鉆桿插入的圓臺孔,圓臺孔的小徑端位于保護段外側,圓臺孔的大徑端位于保護段內側;
9.在本方案中,連接套主要由螺紋段和保護段組合而成,兩者通過焊接進行連接;所述螺紋1中,一端設置為釬尾螺紋連接口,用于連接鑿巖機上的釬尾,另一端設置為鉆桿螺紋連接口,用于連接鉆桿;
10.保護段的中心孔洞為圓臺狀(即圓臺孔),外部自由端孔洞直徑較小(即小徑端),可使保護段的外緣能與鉆桿桿身接觸間隙較小,折彎力矩轉移顯著;內部焊接端孔洞直徑較大(既大徑端),便于減少鉆桿裝卸時的摩擦阻力。
11.普通的連接套裝設鉆桿時,鉆桿8上受到的各種應力集中在鉆桿螺紋根部附近,從而使鉆桿該部位易于斷折,如圖中標記集中應力作用點9所示;而本方案中含有保護段的連接套裝設鉆桿時,折彎力矩將由鉆桿螺紋根部轉移到保護
聲明:
“高爐開口機鉆桿連接套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