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為一種球形載體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高純球形氧化鋁載體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2.球形氧化鋁因其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優異的孔結構特征而廣泛用作吸附劑、催化劑和載體等。其圓球形狀能夠有效降低顆粒間的磨損,減少粉塵的產生,特別是用于移動床的時候,這種優勢將體現得更為明顯。目前,常用的氧化鋁小球成型方法主要有油氨柱法和熱油柱法。
3.油氨柱成型的一般流程為:將鋁溶膠滴入油氨柱中,使溶膠在油氨柱上層的油相中成球,在下層的氨水中膠凝。膠凝的顆粒老化后經干燥、焙燒得到球形γ-al2o3。us4542113公開了一種球形氧化鋁的制備方法,該法將含有20~40wt%氧化鋁、1~10wt%尿素的鋁溶膠滴入上層油相、下層氨水的成型柱中,其中油相占10~50%,優選柴油、瓦斯油、煤油等,氨水占50~90%,濃度為1~10wt%,優選8wt%,氨水中添加0.1%的表面活性劑alfol 610-4.5eo。該法制得的氧化鋁小球強度高、孔結構優良。
4.為了使溶膠顆粒能順利通過油水界面,常需在界面處添加表面活性劑來降低界面張力,但表面活性劑的引入容易引起油水乳化,導致油相混濁變質、成球率降低,還有可能會給溶膠顆粒帶來雜質。cn1493524a公開了一種球形氧化鋁的油氨柱成型法,該法采用將鋁溶膠滴入0.1~4.5mm的上層油相和10~300cm的下層電解質溶液組成的油氨柱中,老化、干燥焙燒后得到產品。該法油相中不含有表面活性劑,所得產物純度較高,但油層太薄無法實現循環,難以實現工業化。
5.cn103011213介紹了一種使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油氨柱成型法,將鋁溶膠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同時滴入油氨柱,其中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溶于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該法成球率較高,且不引入雜質離子,成型后無需水洗,但過程中需要添加較多的有機物,操作繁瑣、成本較高。
6.油氨柱法制備小球結構均勻,磨損低,強度高,但是在成型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氨水,而氨水在循環過程中容易揮發造成環境污染,且油水間界面張力的存在又給油氨柱成型的連續化、工業化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7.熱油柱成型的流程一般為:將鋁溶膠與膠凝劑(六亞甲基四胺,又名烏托品)進行充分攪拌,得到粘度和固體含量合適的鋁溶膠混合物,滴入90~95℃熱油柱裝置中收縮成球,經老化洗滌干燥焙燒后得到
聲明:
“球形氧化鋁載體的成型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