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固廢充填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膏體倉儲濃密機。
背景技術:
充填采礦法屬人工支護采礦法。在礦房或礦塊中,隨著回采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送入充填材料,以進行地壓管理、控制圍巖崩落和地表移動,并在形成的充填體上或在其保護下進行回采。充填采礦法由于具有回采率高、作業安全、保護地表地物等優點,在地下礦山得到廣泛應用。金屬礦山常用的充填骨料為尾砂(或稱尾礦,包括分級尾砂和全尾砂),主要充填工藝流程為來自選廠質量濃度較低的尾砂泵送至充填制備站的砂倉或深錐濃密機,絮凝濃縮至較高濃度后排入攪拌系統,與膠凝材料混合攪拌,形成合乎要求的充填料漿,通過鉆孔和井下充填管道,自流或泵送至待充地點。
傳統尾砂濃縮設備有深錐濃密機、高效濃密機和立式砂倉,經過長期的使用實踐,我們發現,上述尾砂濃縮設備基本存在以下問題:
1、為確??煽糠派?,上述設備底部一般采用錐形結構,甚至采用大錐角設計(如深錐濃密機)。錐底的設計形式大大降低了濃密機或砂倉的有效容積,為滿足尾砂處理能力需求,而往往不得不采用更大尺寸的濃密機。因濃密機、砂倉的體積大、荷載重,對設備基礎要求較高,濃密機土建部分的投資往往較大,大幅增加充填系統建設投資及充填站建設周期。
2、傳統濃密機為防止尾砂在倉內板結,一般采用電力驅動耙架式擾動結構放砂,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大功率耙架連續運轉),另一方面對物料的適應性比較差,一般僅適用于細顆粒尾砂,而對于粗顆粒尾砂則存在壓耙風險,且無法可靠緩存,不適用于小采場充填。此外,傳統濃密機因采用連續進砂、連續放砂的形式,受選廠來砂量、來砂濃度波動的影響較大,這將直接影響倉底放砂量和放砂濃度,從而影響充填料漿制備質量,而這將對井下安全、文明生產極為不利。
3、對于采用立式砂倉充填工藝的礦山,為滿足選廠連續進砂的要求,往往需要建造多座立式砂倉,不僅占地面積大,而且充填系統投資往往更高,設備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在充填操作時,自動化及智能化程度低,人員需求量大,不符合綠色礦山“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發展趨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投資較小、耗能少、制備質量好、進砂放砂連續性更好的膏體倉儲濃密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膏體倉儲濃密機,包括倉體、安裝在倉體頂部的進料桶和溢流槽、與進料桶相連接的來砂管和絮凝劑添加管、與溢流槽相連
聲明:
“膏體倉儲濃密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