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短穿式聯合采礦設備。包括頂板支護機構和底板支護機構,所述頂板支護機構包括炮孔和頂板填充體,所述底板支護機構包括底板填充體、假底、出礦短穿、出礦平巷和溜礦井,炮孔與頂板填充體和底板填充體連通。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會出現冒落空區,增加填充體數量填滿采空區域空間即可,頂板填充體和底板填充體降低應力的傳導,有效控制礦山地壓。同時采用鋼筋搭接假底,將冒落區域和工作區域隔離,方便施工還保證了安全。假底通過出礦短穿與出礦平巷連通,礦短穿為中空結構,出礦短穿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固定作用,礦井穩固性顯著提升,工人在出礦短穿內進行出礦作業,更加安全高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步驟分段中深孔擠壓落礦階段人工塹溝出礦采礦法,沿礦體走向劃分礦塊,礦塊內劃分分段,掘進各類采準巷道;沿礦體全厚拉底,最終形成下盤低、上盤高的三角形采空區,用高強度膠結料充填采空區,形成人工塹溝底部結構,高強度膠結料同時兼做本階段底柱和下階段頂柱;一次擠壓爆破間柱礦體,膠結充填間柱采空區,形成人工間柱;兩側相鄰間柱充填工作結束后,一次擠壓崩下礦房礦體,采用低強度膠結充填體充填礦房采空區。相較于傳統的分段鑿巖階段礦房法,本發明采用人工間柱形式,利用人工塹溝出礦方式,充填處理采空區,消除了礦塊間留設各類造成的礦石損失,解決了采空區隱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厚大礦體的分段崩礦嗣后膠結充填采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礦體的垂直方向將礦體劃分為若干個分段;2)在步驟1)的各分段內,沿礦體走向,將礦體劃分為若干個采場;3)在步驟2)的各采場內,垂直礦體走向布設鑿巖巷,鑿巖巷道穿過礦體至礦體上盤圍巖;4)對步驟3)中的鑿巖巷,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支護:a.在巷道壁面噴射混凝土;b.在巷道兩幫和頂部均打入錨桿;c.將鋼筋網通過錨桿固定鋪設在巷道兩幫;d.在鋼筋網表面噴射100mm厚的混凝土;5)開采:a.從礦體上盤的分段依次向礦體下盤的分段進行開采;b.分段內的各個采場的開采方式為首先間隔一個采場進行一次開采,最后進行二次開采剩余采場。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穩礦巖體強采強出的階段空場采礦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礦塊劃分、采準切割、礦塊回采落礦、底部振動出礦、地壓管理在保證回采安全的條件下實現連續出礦;本發明的具有回采效率高、工藝簡單、作業安全、成本低等優點,利用空場法的崩礦強度大特點,應用微差導爆管和多排同段爆破技術,在補償空間允許的條件下,采用大規模落礦工藝,底部出礦配套使用獨特的連續出礦系統,實現了強采強出工藝,為空場法的廣泛應用和機械化開采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沿礦體走向一次推進的分段鑿巖階段塹溝出礦采礦法:階段內不再劃分礦塊,以礦體沿走向連續長度為回采單元一次推進;掘進各類采準巷道,沿礦體全厚拉底,最終形成下盤低、上盤高的三角形采空區,用高強度膠結料充填采空區,形成人工塹溝底部結構,高強度膠結料同時兼做本階段底柱和下階段頂柱;采用分段鑿巖爆破、階段出礦方式,自上而下、自礦體的一端向另一端的連續回采推進;充填處理采空區。相較于傳統的分段鑿巖階段礦房法,本發明不再劃分礦塊,采用沿礦體走向一次推進的方式,且多分段同時作業,利用人工塹溝出礦方式,充填處理采空區,提高了回采和出礦效率,消除了留設各類礦柱造成的礦石損失,同時解決了采空區隱患。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礦山尾砂制成的采礦空區充填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在常溫常壓下混合攪拌均勻并經高壓發泡制得:烷基苯磺酸鹽2%~6%;脂肪醇醚硫酸鹽5%~10%;穩泡劑2%~4%;凝固劑4%~6%;硅酸鹽水泥10%~15%;尾砂25%~30%;其余為水;各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充填材料流動性好,增加了選礦尾砂的利用率,實現了井下管路的自流輸送,減少了用水量,解決了充填體脫水后漿體沉降、離析嚴重等問題,由此較好地解決充填漿體的流動性、用水量及充填體質量之間的突出矛盾,既有效充填了采礦空區,同時對礦山尾砂進行了合理有效利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廢石混入率的采礦方法,屬于井下采礦工藝技術領域。該方法通過合理設置第一爆破區域、第二爆破區域、爆破方式、爆破順序、出礦方式實現了大部分礦石在空場沒有廢石混入條件下放出,少部分礦石在崩落覆蓋巖層有廢石混入的條件下放出,使得廢石混入率從30?45%下降到3?5%,提高了采場出礦品位,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開采效益。
本發明屬于采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分段雙六邊形崩落采礦方法,該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1.采準切割、2.鑿巖、3.爆破落礦、4.出礦的過程,本發明綜合了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留礦法、高端壁出礦等幾種方案的優點,提高了純礦石的回收率,從根本上解決了損失貧化過大的問題。
本發明屬于采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前切頂爆力運礦分段采礦法,該方法是將礦塊沿走向布置,把階段劃分為分段來回采,分段之間留有連續礦柱,在礦柱的保護下進行分段的回采,空場下出礦;分段內沿走向又劃分為分條,以分條為單元進行回采;各分段可超前下分段同時回采,預切頂后用護頂錨桿支護頂板,然后進行回采工作,隨著回采工作面的推進,逐分條放頂處理采空區,放頂處理采空區的方法能夠開采頂板不穩固的傾斜中厚礦體,技術上可行,保證了作業安全,尤其是在解決回采難度大、安全條件差、頂板不穩固的傾斜中厚礦體方面顯示了較大的優越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合破碎礦體回采的下向充填采礦法,該方法先對礦體劃分盤區和分段,并在盤區兩端和中部設置分層道,再從盤區中部的分層道內沿著礦體走向向兩側布置六角形礦房,在每個礦房內布置鑿巖巷道,布置完成后從上到下對每個分段內的六角形礦房進行回采,回采時從盤區兩端的分層道向盤區中部的分層道退采,當六角形礦房回采跨度為6m時,即對回采后的六角形礦房進行充填。由于六角形礦房在每個分段內鑲嵌布置,形成蜂窩狀結構,利用自然拱效應,充分發揮了礦體的自穩效應,對提高采場穩定性起到了極大作用,采場回采過程中,在充填體的保護下進行作業,有效地控制了地壓,采礦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成功解決了破碎礦體的安全開采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倒階序誘導致裂崩落采礦法。首先將選定礦段劃分為上下兩層每層再劃分為若干個礦房,并編號;然后將上層的第奇數個礦房設定為誘導礦房,其余礦房設定為預裂礦房,將下層的第偶數個礦房設定為崩落礦房,提前開挖上分層的第一個礦房;最后,逐次采取“先誘導開挖致裂后倒階序開挖崩落”的方法,實施倒階序誘導致裂崩落采礦。本發明一方面采用倒階序開挖方式,將開挖對結構造成的破壞轉化為礦房破巖的有利因素,擺脫客觀約束,提高回采率;另一方面,采取誘導致裂的方法,能動地控制礦塊的自然崩落,達到節能降耗、減少破壞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免拉槽分段充填采礦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分段礦房及分條礦塊劃分,采準、切割工程布置,拉槽爆破,首分條礦塊的回采、充填作業,相鄰礦塊的回采時進行擠壓槽爆破形成切割槽,利用擠壓爆破形成的補償空間,進行正常爆破回采作業,待第二分條礦回采完畢后,進入下一個相鄰分條礦塊,擠壓槽爆破形成切割槽、回采、循環上述相鄰礦塊的回采過程。本發明從第二分條礦開始采用免拉槽爆破形成采場切割槽,與正常的切割拉槽方法相比,由于省去了切割平巷、切割天井工程,節省了作業時間,減小了采場回采周期,降低采礦作業成本,提高了采場勞動效率,適用于開采圍巖穩定性差的礦床,能有效控制采場頂底板及上盤圍巖垮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進路充填采礦中雙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屬于礦物開采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雙空孔菱形掏槽孔布置方法,炮眼利用率高,爆破效果好;由于空孔底部裝有少量的炸藥最后起爆,可將掏槽孔內爆破形成的殘渣拋出孔外,為后續的輔助孔爆破提供良好的爆破補償空間,循環進尺增加;且由于爆破效率提高,循環進尺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鑿巖爆破成本,另一方面,一次崩礦量增加,進路回采循環作業次數減少,從而縮短了進路回采時間,提高了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的生產能力,并且有利于進路開采的安全穩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垂直深孔柱狀藥包落礦階段礦房法采礦工藝,屬于地下礦山開采技術領域。該工藝首先采用全面法對礦房進行切頂后,預留不規則礦柱支撐頂柱并打護頂錨桿;然后在切頂空間內采用大直徑潛孔鉆機或牙輪鉆機鉆鑿下向拉槽深孔和回采深孔直至礦塊的拉底水平,并在拉槽深孔排分段裝藥,采用分段爆破工藝形成切割槽;最終以切割槽為自由面,從回采深孔的下端開始,自下而上逐層起爆柱狀藥包落礦,崩落的礦石由礦房底部的裝運巷道運出,解決了傳統垂直深孔柱狀藥包落礦階段礦房法礦房上部水平鑿巖空間暴露面積大,暴露時間長,易發生頂柱垮塌事故的問題;同時通過提高切割槽的形成效率而提高了采礦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緩傾斜中厚礦體空場采礦法,具體包括礦塊構成要素、采切工程布置、底部結構、回采工作按照鑿巖爆破→采場通風→出礦的步驟依次循環,直到礦房回采結束、礦柱回收及采空區處理;本發明利用鑿巖上山、出礦橫巷等保證作業人員不在空區底下作業,充分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其次,利用上向扇形中深孔崩礦、鏟運機出礦,大大的提高了采礦效率,單采場生產能力可達300?500t/d;再次,礦房間柱及預留礦柱可采用中深孔后退式逐排回收,最大限度的回收礦產資源,礦塊綜合回收率可達90%以上。
本發明屬于礦山開采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采礦質量事故處理方法,本發明的處理方法與爆破裝置相互作用,爆破后形成的崩落體將事故部位頂部廢石覆蓋層引入小空場,達到了正常采出礦條件,質量事故得到徹底處理;與傳統方法相比,礦損失率由60~70%下降到6~9%,采礦回收率由達30~40%提高到91~94%,大幅度提高了采礦回收率,并且保證了作業安全。
本發明屬于礦山采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深孔落礦連續分段水平充填采礦法,該采礦法是將礦塊劃分為多個開采盤區,在盤區內按照階段高度劃分若干個分段,盤區內開采不留設間柱,從盤區兩端向中間連續推進;盤區內的采準工程布置在礦體下盤,盤區內各個分段之間通過斜坡道聯通,采場內通過鏟運機出礦,充分發揮鏟運機高效、靈活的特點;鑿巖巷道沿礦體走向布置,向上布置扇形中深孔,分段高度10m,待下個分段充填體達到規定強度后再回采上個分段,充填體采用尾砂膠結充填;本發明適合開采中厚傾斜、急傾斜礦體的開采,具有采準工程少、開采效率高、礦石回收率高、安全、環保等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進路充填采礦中的螺旋式掏槽孔的布置方法,屬于礦物開采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螺旋式掏槽孔布置方法,炮眼利用率高,爆破效果好;四個掏槽孔與中心補償空孔縱向平行布置,由于對炮眼傾角精度無要求,循環進尺增加;且由于爆破效率提高,循環進尺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鑿巖爆破成本,另一方面,一次崩礦量增加,進路回采循環作業次數減少,從而縮短了進路回采時間,提高了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的生產能力,并且有利于進路開采的安全穩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風斜井下礦體采礦安全環境構造方法,先對礦區現狀調查分析:調查內容包括采空區賦存狀態、主采礦區與原有主通風斜井的空間關系、緩沖墊層的分析確定、采空區處理對原有通風系統關聯性影響;然后對原有的通風系統進行改造,確定新增天井和平巷的位置和長度,修復通風系統方案;再因地制宜的設定硐室的設置位置和數量,在硐室中布置適宜數量炸藥包,確定爆破網絡和起爆方式,各硐室之間采用微差崩塌爆破;爆破后的廢石填充至采空區內作為補充緩沖墊層,在原有通風系統的基礎上構建了穩定可靠的新通風系統,保證了通風斜井下礦體采礦的安全環境。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厚礦體的采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探礦;B、礦體采切;C、礦體回采。本發明的中厚礦體的采礦方法,在預定標高上垂直于礦體主體長度的方向探礦巷道直至擊穿整個礦體,在探礦穿脈揭露礦體和圍巖分布的狀況下,通過對礦體進行采切工作,利用淺孔留礦法對礦體主體進行挑頂回采。本發明的探礦在礦體內掘進探礦巷道,對礦體的控制程度高,能有效提高采礦時的礦石回收率,降低礦石損失率和礦石貧化率,提高了礦物資源的利用率,為礦山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本發明對礦體進行的采切工作,穩定性好、安全可靠,能有效提高采礦效率。同時,本發明采用淺孔留礦法對礦體主體進行挑頂回采,結構簡單、管理方便、采準工程量小。
本發明一種卸壓巷道式膠結充填采礦法,根據高應力礦山原巖應力場經開采擾動后次生應力場的重新分布平衡特征,結合巷道式充填采礦方法的工藝特征,發明了分層內,以致分段或中段內,首先回采礦體上、下盤采場進路,能有效阻隔水平應力向中間礦體的傳播,減小水平應力在中間礦石間柱開采過程中對采場的破壞;同時利用膠結充填體的可塑性和各向同性,使采場圍巖壓力進一步釋放和限制了圍巖的進一步破壞,有效維持了采場圍巖的穩定性,使采場偏幫冒頂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本發明屬于采礦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菱形梯段膠結充填采礦法,該方法將礦塊沿垂直方向劃分為5個分段,每個菱形采場設一條集中出礦巷道和一條充填平巷,可在不同的分段水平進行掘進、鑿巖、爆破工作;采場每次爆破推進,當空區達到臨界狀態時,即開始充填;如礦體厚度不足以形成菱形回采狀態,則將中間兩條鑿巖巷道規整為一條鑿巖巷道,呈半菱形狀采場上向梯段式回采,本發明相對于傳統的充填采礦方法,能形成“∧”形頂板,這種頂板類型能夠起到應力拱、應力隔絕和應力控制作用,可有效的解除某些賦存條件復雜的礦體中水平應力大于垂直應力的不利影響;同時可實現強掘、強采、強充,可空分發揮機械設備能力及使用效率,增大礦塊生產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合緩傾斜中厚礦體的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具體包括將礦體沿著垂直方向劃分開采中段,兩個中段之間留設斜頂柱,在每個中段,沿著礦體的走向方向劃分開采盤區,在相鄰開采盤區之間留設盤區間柱,在開采盤區內劃分礦房和礦柱,采準工程布置、切割、回采和充填;整個盤區分兩步驟回采,一步驟回采礦房,礦房回采結束后,采用尾砂膠結充填,二步驟回采礦柱,如此循環直至采場回采結束;本發明非常適合緩傾斜中厚礦體的開采,采用V型塹溝、短溜井落礦和鏟運機高效出礦,克服了緩傾斜礦體出礦難的問題;同時,該方法出礦時間短、開采安全性高、貧化損失??;提高了出礦效率,縮短了礦房的回采時間,提高了礦房的生產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階梯式上向水平分層膠結充填采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垂直方向上沿著礦體走向劃分各回采中段;(2)在回采礦塊內沿垂直方向劃分各回采進路;(3)礦山采準斜坡道布置在礦體下盤;(4)采區斜坡道施工完成之后,將出礦聯絡巷道布置在礦體的下盤,出礦聯絡巷道一端與采區斜坡道貫通,另一端與進路式采礦巷道貫通,對聯絡巷道進行支護;(5)礦石溜井布置在距離礦體60m遠圍巖穩固的區域;(6)出礦聯絡巷布置完成后,在每個采場的中部,沿著礦體下盤邊界向上施工傾斜的鑿巖巷道,傾角與礦體傾角一致;(7)采準工程布置完成后,開始礦房的回采工作。
本發明涉及采礦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下向分段空場采礦法,該種下向分段空場采礦法首先是沿礦體走向布置礦塊,并將礦塊劃分為礦房和礦柱,將礦塊在垂直方向上劃分為3?5個分段,分段高8?12m;沿走向布置進路,從礦體兩端向中央后退式回采,在頂柱的保護下,從上向下依次分段回采;分層出礦采用鏟運機端部出礦方式,下分段在上分段礦石覆蓋層下出礦,整個礦房回采結束后,崩落頂柱,頂柱礦石及空場殘留礦石在底部漏斗中放出。本方法機動靈活、見效快,綜合了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和階段礦房法的優點,為中穩中厚礦體回收增添了新的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露天采礦系統,其特征在于:露天礦山采場(1)前面的空地上設有高壓電線桿(4),高壓電線桿(4)架設的高壓電纜線(3)為電動挖掘機(2)的電能動力,電動挖掘機(2)設于露天礦山采場(1)前方,電動挖掘機(2)兩側分別設有采礦堆場(9)和料倉A(5),料倉A(5)出料斗下方設有皮帶輸送機A(6),皮帶輸送機A(6)出料端下方設有料倉B(7),料倉B(7)下料口通過皮帶運輸機B(8)與選礦破碎系統連接。該工藝方案采用的采礦設備采用高壓電作為動力源,并將固定和移動式料倉組合設置,將固定和移動式輸送機組合設置,使采礦工藝流程優化,降低成本,對環境無污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礦充填體含量較高的金礦石的浮選方法,以解決傳統的浮選工藝中采用分散劑消除充填體介質對浮選環境造成的影響,存在泡沫發粘、惡化浮選環境的問題。其步驟為磨礦、粗選、掃選、一次精選、二次精選,磨礦時加入礦漿pH調整劑和采礦充填體抑制劑,加入捕收劑、起泡劑,調漿攪拌,進行粗選浮選作業,礦漿pH調整劑為硫酸,采礦充填體抑制劑為硫酸銨,起泡劑為松醇油,捕收劑為Z-309和Z-305。該方法通過藥劑的合理組合與添加,改善了礦物表面特性,在礦漿pH偏低的條件下較好地抑制了采礦充填體,同時強化捕收劑對目的礦物~金礦物的選擇性吸附,金含量達到200~276.23克/噸,金回收率達到87.67~92.69%。該選礦方法工藝簡單,現場易于操作。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型房柱采礦法。本發明的盤區設置沿傾向的條形礦房和礦柱,礦房回采工作面沿傾向前進式推進,由鑿巖臺車在礦房設計位置鉆鑿水平深孔,以鑿巖工作面和通風上山為自由面落礦,采用鏟運機出礦;相鄰的礦房回采完畢后,開始礦柱回采工作,礦柱回采工作面沿傾向后退式推進,在條形礦柱沿傾向掘進橫巷,將條形礦柱端部切成小條形礦柱,強制崩落小條形礦柱,頂板冒落,形成覆蓋層充滿采空區。本發明的采礦法結合傳統房柱房柱采礦法、單層崩落采礦法和巖巷機械化快速掘進配套技術等工藝特點,實現了礦房、礦柱、底柱資源一次充分回收,同時頂板冒落形成覆蓋層充滿采空區實現了礦山地壓的有效治理。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場采礦法安全環境的構建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采空區賦存狀態調查、確定泄壓措施、確定巖石(礦石)緩沖墊層區的最小厚度、設置阻波墻并計算阻波墻厚度、強制誘導崩落放頂和上盤圍巖形成緩沖墊層處理采空區、采空區地壓監測;本發明采用空場采礦法安全環境的構建方法能及時正確地消除已知安全隱患,為后續采礦建立了有效的安全保障機制,安全預警機制,降低潛在隱患的發生概率,對安全隱患的處理上掌握主動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甘肅白銀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