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切削液廢水的環保處理方法,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切削液廢水的環保處理方法。該切削液廢水的環保處理方法,集成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處理方法,先通過過濾、吸附等物理方法將較大的顆粒濾除,再通過使用化學藥劑與切削液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反應,將有害物質析出,最后利用微生物將切削液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該處理方法中使用復合堿對切削液廢水進行破乳處理,通過控制切削液廢水的PH值決定復合堿的用量,該方法可適應與不同濃度的切削液,該處理方法有效減少了切削液廢水中各種有害物質的殘留,提高了對切削液廢水的凈化功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農藥甲托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將農藥甲托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裝有復合催化劑填料的電催化氧化、裝有催化劑硫酸銅浸β-Al2O3的二氧化氯氧化、空氣曝氣三個工藝步驟的預處理,處理后的農藥甲托生產廢水COD去除率> 85%,廢水可生化性B/C提高22倍以上,B/C值由0.02提高到0.45以上,直接進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本發明工藝操作簡單,易于自動化控制,處理過程中不產生惡臭和二次污染。由于引入了自制的復合催化劑和硫酸銅浸β-Al2O3催化劑,提高了氧化效果。對甲托生產廢水中難降解有毒污染物去除率高,COD去除率高,廢水可生化性顯著提高。兩種催化劑都便宜易得,可重復使用。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銅冶煉廢水石膏濾液除氟的方法。該方法按一定比例往石膏濾液中加入除氟試劑A和B,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可溶性氫氧化物,充分混合,攪拌均勻,調節反應體系的pH;按一定比例往混合溶液中加入助凝劑,充分混合,攪拌均勻,靜置后,使用過濾的方式得到沉淀物和濾液。該方法能夠除去石膏濾液中的大部分氟離子和重金屬污染物,能夠將石膏濾液中的氟離子濃度降低至5mg/l以下,能夠滿足GB25467—2010《銅、鈷、鎳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環保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產鋁材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分別調節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流量,使混合后廢水pH值在7之間;2)將調節后的廢水引入沉淀池內,向沉淀池內倒入和廢水重量比3:1的廢水金屬凈化劑勻速攪拌,攪拌后靜置固液分離;3)將液體引入過濾池內,過濾池內放入用于二次沉淀的絮凝劑,預設時間后,固液分離;4)將步驟3中獲得的液體倒入熔爐內,溫度為110℃,收集蒸氣液體;5)將步驟4中獲得的液體倒入過濾器內,過濾器內放置有用于凈化水質的活性炭,獲得工業用水;6)將步驟2和步驟3中獲得的固態物回收,進行金屬渣回收處理。本發明利用廢水金屬凈化劑,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和雜質沉淀,使其固液分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滅多威生產廢水堿解用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滅多威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該滅多威生產廢水堿解用催化劑為催化劑載體和金屬催化劑經高溫煅燒而成,催化劑載體為經表面活性劑活化的粘土礦物。該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催化劑載體;S2:制備催化劑半成品;S3:高溫煅燒。滅多威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包括:(1)堿解;(2)曝氣;(3)絮凝。該滅多威生產廢水堿解用催化劑可增大堿與廢水中滅多威、滅多威肟的反應程度,降低堿的消耗,提高堿解效果。該滅多威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具有難降解有毒污染物和COD去除率高、顯著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可常壓下進行、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
一種含鎘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是用100~500 毫克/升聚合硫酸鐵投入到含鎘濃度為0.1~150毫 升/升的工業廢水中,用堿調整pH至7~9,使生成M(OH)3及M(OH)2沉淀,上清達到環保排放標準。本發明的處理方法原料無毒,流程簡單,能耗低,處理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
一種從低含銀工業廢水中回收銀的方法是:加鉛粒到工業廢水中進行1小時以上攪拌反應,使得部分銀先置換下來;清除未被反應的鉛粒,再加入碘化鹽進行沉銀,使銀轉化為難溶的碘化銀;將碘化銀加入到硫化鈉溶液中,攪拌,使銀以硫化銀沉淀的形式得以回收,碘重新轉化為碘化鈉重復使用。另一方法是:在工業廢水中加入碘化鉀或碘化鈉沉銀得到碘化銀,同時加入亞硫酸鈉,利用其還原性提高加碘化鉀或碘化鈉的沉銀效率;將碘化銀加入到硫化鈉溶液中。前者適合含銀在8~40MG/L銀較低的工業廢水,后者適合含銀在40~270MG/L的工業廢水。本發明的從低含銀工業廢水中回收銀的方法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的固廢回收裝置,它在料盒內設置有上下移動的刮板,在料盒的底部設置有左右移動的推板,刮板具有將粘覆在料盒內壁的固廢刮除的作用,推板具有將料盒內的固廢從出料口推出至傳送帶表面的送料板上,送料板可以將固廢運輸至攪拌箱內繼續進行回收利用,且通過刮板和推板的設置,具有保證料盒內的固廢能夠全部刮出進行回收利用的作用,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利于使用。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西鷹潭有色金屬環境保護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