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含鎘廢水的循環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2.鎘是一種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和催化劑,鎘的廣泛應用引起了它的環境污染,尤其是含鎘的工業廢水,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十分之大。環境受到鎘的污染后,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鎘的危害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目前,鎘已被列入重點防控的重金屬種類,我國規定工業廢水中鎘的最高排放濃度為0.1mg/l。
3.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在玻璃或其它柔性襯底上依次沉積多層薄膜而構成的光伏器件,碲化鎘和硫化鎘是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含鎘廢水,含鎘廢水主要由活化層去除廢水和化學刻蝕清洗廢水組成?;罨瘜尤コ龔U水產生于活化層去除過程中,用純水對活化退火后的基片玻璃進行清洗產生的廢水,主要污染物有ss,cd
2+
,cl-等?;瘜W刻蝕清洗廢水產生于在化學刻蝕過程中,用磷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對基片玻璃進行清洗,主要污染物有總磷、酸、cod、cd
2+
、te
2-、硫化物等。
4.目前對于含鎘廢水的處理,其主流的處理技術主要有化學沉淀法、膜分離法、鐵氧體法、高分子重金屬捕捉劑處理法等,但這些處理技術處理后的廢水基本只能達標排放,不能循環使用,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研究含鎘廢水的自循環水處理系統,實現含鎘廢水零排放。
技術實現要素:
5.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含鎘廢水的循環處理系統,經該處理系統處理后的含鎘廢水可回用于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用水中,實現了含鎘廢水的零排放。
6.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含鎘廢水的循環處理系統,包括依次相互連接的集水池、反應槽和沉降池,沉降池底部出口連接污泥槽,污泥槽出口連接壓濾機,沉降池上部出口連接調節桶,調節桶出口連接活性炭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出口連接反滲透裝置,反滲透裝置的淡水出口連接edi裝置,濃水出口連接離子交換裝置,離子交換裝置出口連接調節桶,edi裝置濃水出口連接反滲透裝置,edi裝置純水出口連接至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供水管路;
7.上述設備之間均通過管路連通,管路上設置有供溶液輸送用的輸送泵;輸送泵包括水泵和隔膜泵;
8
聲明: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含鎘廢水的循環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