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淤泥土壤化脫水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土壤化脫水工藝利用淤泥處理系統,所述淤泥處理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進泥系統、絮凝沉淀系統、多段淤泥調理脫水系統;所述絮凝沉淀系統包括依次串聯的斜管絮凝沉淀裝置A、斜管絮凝沉淀裝置B和斜管絮凝沉淀裝置C,且斜管絮凝沉淀裝置A、斜管絮凝沉淀裝置B、斜管絮凝沉淀裝置C均設有絮凝劑添加口和排水口;所述多段淤泥調理脫水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淤泥調理室A、帶式壓濾機A、淤泥調理室B、帶式壓濾機B和淤泥調理室C;所述淤泥調理室A、淤泥調理室B和淤泥調理室C均設置有加藥口;所述帶式壓濾機A和帶式壓濾機B底部設置有出水管;所述進泥系統的出口與斜管絮凝沉淀裝置A的進口相連;斜管絮凝沉淀裝置C的出口與淤泥調理室A的進口相連,所述淤泥調理室C的出口連至排泥管;方法包括:(1)從河道中通過進泥系統抽取淤泥送入斜管絮凝沉淀裝置A:(2)在斜管絮凝沉淀裝置A中添加聚丙烯酰胺進行第一次絮凝沉淀,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為每L淤泥加入30mg聚丙烯酰胺,淤泥第一次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從排水口排出,第一次絮凝沉淀后的淤泥進入斜管絮凝沉淀裝置B;(3)在斜管絮凝沉淀裝置B中添加淤泥質量0.6wt%的改性細粒土和淤泥質量3wt%的有機肥進行第二次絮凝沉淀,淤泥第二次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從排水口排出,第二次絮凝沉淀后的淤泥進入斜管絮凝沉淀裝置C;(4)在斜管絮凝沉淀裝置C中添加淤泥質量0.15wt%的改性細粒土和淤泥質量2wt%的有機肥進行第三次絮凝沉淀,淤泥第三次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從排水口排出,第三次絮凝沉淀后的淤泥進入淤泥調理室A;(5)在淤泥調理室A中加入淤泥質量0.1wt%的化肥,混合均勻后進入帶式壓濾機A進行第一次壓濾,第一次壓濾后的淤泥泵入淤泥調理室B;(6)在淤泥調理室B中加入淤泥質量10wt%的改性中粒土,混合均勻后進入帶式壓濾機B進行第二次壓濾,第二次壓濾后的淤泥從管道D泵入到淤泥調理室C;(7)在淤泥調理室C中加入淤泥質量30wt%的改性粗粒土、0.01wt%的化肥、5wt%的有機肥,混合均勻,即可;其中改性細粒土、改性中粒土、改性粗粒土的制備方法為:以清淤河道旁的土壤為主要原料,對土壤進行預處理,分為2mm?5mm的粗粒土,0.02mm?2mm的中粒土和小于0.02mm的細粒土;在細粒土
聲明:
“淤泥土壤化脫水工藝及處理系統”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