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旋挖鉆機遇堅硬巖成孔成樁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利用改裝的長螺旋風動潛孔錘鉆機,在堅硬巖石樁頭上鉆出多個基本均勻分布的小孔,小孔的深度為樁孔的設計深度;
(2)然后采用大功率旋挖鉆機進行一次性鉆進,鉆出即可達到設計深度同時也達到設計孔徑的樁孔;
(3)清理樁孔孔底后下入鋼筋籠;
(4)灌注混凝土成樁;
根據設計樁直徑大小,分別設置數量不同的小孔,相鄰小孔的中心距≥小孔孔徑的2倍,但≤3倍的小孔直徑,小孔邊緣距樁孔邊緣≥10cm;
所述的步驟(1)中,小孔鉆孔采取挨個鉆孔或“跳打”的方式鉆孔,“跳打”為每鉆一個孔后,在間隔一個孔或多個孔的位置再鉆第二個孔;
為安全起見,所述的小孔采用小風壓鉆進,孔口噴水抑制揚塵,待鉆進達到一定深度后,逐漸提高風壓;到下部更堅硬地層就采用高風壓,以取得高的鉆進效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鉆機遇堅硬巖成孔成樁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樁孔成孔后,由人工清理孔底,用高壓水沖洗孔底,或用鋼絲刷刷孔底;之后進行孔底驗收,確認樁全斷面進入完整巖石,方可終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鉆機遇堅硬巖成孔成樁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進行孔底驗收時,如遇到非全斷面進入堅硬巖的情況,需進行二次或多次超前勘察,繼續鉆進,直至樁全斷面進入完整堅硬巖為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鉆機遇堅硬巖成孔成樁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如果樁孔或小孔內發現溶洞,需要進行往下勘察鉆進,重新勘察,具體勘察方法是:在小孔內插入鋼管,并在周圍填土埋實,勘察鉆具從該鋼管內下入,深度不小于5m,直至孔底下5m深度范圍內全是完整巖石為止;然后對溶洞進行填充處理,處理方法是采用低標號混凝土灌入,待凝固后,旋挖鉆機二次透孔;之后再次抽水后清孔,直到孔底全斷面為完整巖石,方可再次經過孔底驗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鉆機遇堅硬巖成孔成樁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在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用水洗潤導管和漏斗,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確認初灌量備足后,即可灌入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量必須滿足導管埋深不能小于0.8m,所以漏斗和儲料斗及漏斗和輸送泵的混凝土儲存數量要充足;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沒導管底口,會導致泥水從導管底口進入,如果出現這種導管
聲明:
“旋挖鉆機遇堅硬巖成孔成樁施工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