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受有機物污染的粘性土壤原位修復系統,包括氣體加壓干燥裝置,所述氣體加壓干燥裝置包括空氣壓縮機(1)、氣體干燥機(4)、空氣加熱器(5)與氣體壓力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加壓干燥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注氣壓裂裝置,所述氣體加壓干燥裝置的另一側設置有氣體抽提裝置,所述氣體抽提裝置的上端設置有尾氣處理裝置,所述注氣壓裂裝置,設置于注氣井(2)中,包括注氣管(21)和排氣管(22),所述氣體抽提裝置為抽氣井(6),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包括尾氣燃燒裝置(7)、氣體在線監測儀(8)和尾氣排放煙囪(9);
(A)建設注氣井(2),并在注氣井(2)中分別設置一根注氣管(21)和排氣管(22),并根據污染土壤的深度情況,確定注汽管(21)的注氣位置和排氣管(22)的排氣位置,注汽在污染土壤下部設置,排氣在污染土壤上部設置,布井前需要對修復場地進行調查,查清污染物的種類、污染濃度及污染范圍,確定待修復土壤的范圍,布井前需要對場地進行地質勘察,獲取場地水文地質參數,具體包括:場地土層分布條件,土層性質、含水率、空隙度、液塑限、液塑性指數、水平及垂直滲透系數,確定修復過程中通入氣體的各項參數;
(B)在需要干燥的污染土壤深度范圍內填充石英砂,為了達到良好的密閉效果在石英砂上層填充膨潤土球,所述石英砂選取白色純凈的石英砂顆粒,粒徑0.5?2mm,膨潤土球選取膨脹倍數>5毫升/克樣;
(C)通過注氣管(21)注入高溫干燥的空氣,由排氣管(22)排出,排出的氣體經除濕干燥加熱后,再經注氣管(21)注入循環使用;
(D)土體經過干燥開裂后,注入高壓空氣,壓裂土體,通過土體高溫干裂和高壓壓裂后的裂隙抽出處理;
(E)釋放鉆孔內高壓空氣;
(F)多次重復(C)、(D)、(E)步驟,逐步增大土體裂隙范圍;
(G)平面上以注氣井(2)為中心,在等距離的四個方向布設抽氣井(6),且抽氣井(6)的布設方法同注氣井(2),詳見(A)、(B)步驟;
(H)通過注氣井(2)注入高溫干燥的空氣,由抽氣井(6)抽出氣體經除濕干燥加熱后,再經注氣井(2)注入循環使用,土體經過干燥開裂后,注氣井(2)注入高壓空氣,壓裂土體,從促使微裂隙經逐步增大,增大影響半徑,所述注氣井(2)和抽氣井(6)選取耐高溫、耐腐蝕、抗高壓的金屬管材,作為
聲明:
“受有機物污染的粘性土壤原位修復系統”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