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炒灰機、鋁灰翻轉裝置、冷卻分篩裝置,冷卻分篩裝置的外部分別連接有破碎裝置、二次分篩裝置和第一收集裝置,破碎裝置和二次分篩裝置之間經球磨裝置相互連接,二次分篩裝置的端部連接第二收集裝置,冷卻分篩裝置的外部設有噴淋水冷卻裝置;所述冷卻分篩裝置包括呈內外同軸布置的內筒(1)和外筒(2),內筒(1)的兩端分別延伸至外筒(2)的兩端外部并分別連接鋁灰翻轉裝置和第一收集裝置,內筒(1)的側壁內側設有螺旋形的第一推料板(3),內筒(1)的側壁上沿輸送方向依次設有第一分篩孔(4)和第二分篩孔(5),第二分篩孔(5)的孔徑大于第一分篩孔(4),外筒(2)的側壁內側沿輸送方向分別設有螺旋形的第二推料板(6)和第三推料板(7),第二推料板(6)和第三推料板(7)的旋向相反,第二推料板(6)和第三推料板(7)之間經環形設置在外筒(2)內壁的攔截板(8)相互分離,外筒(2)的兩端側壁分別設有第一出料口(9)和第二出料口(10),第一出料口(9)的外部連接二次分篩裝置,第二出料口(10)的外部連接破碎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篩孔(5)和第一分篩孔(4)之間形成過度部(11),過度部(11)位于攔截板(8)的內側,第二分篩孔(5)和第一分篩孔(4)的孔徑沿輸送方向依次增大,第一分篩孔(4)的孔徑小于8mm,第二分篩孔(5)的孔徑大于8mm且小于3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內壁呈間隔分布有若干分料板組,每個分料板組包括呈環形分布的若干沿內筒(1)輸送方向設置的分料板(12),分料板(12)的兩端與第三推料板(7)完全貼合,分料板(12)的高度小于第三推料板(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篩孔(4)、第二分篩孔(5)分別和外筒(2)的兩端側壁留有間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1)和外筒(2)的下方均連接有轉動滾筒(13),內筒(1)下方的轉動滾筒(13)位于外筒(2)的兩端外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1)和外筒(2)
聲明:
“鋁灰資源化處理系統”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