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火法工藝處理廢電路板,其煙氣處理后產生的脫酸廢水中氟、溴濃度較高,因此脫酸廢水中的溴具有較高的回收利用價值,人們可以采用雙效蒸發工藝回收脫酸廢水中的溴鹽。而脫酸廢水含有較多氟離子,不能直接進入雙效蒸發設備進行處理,否則對設備的腐蝕性大,且含氟量較高會影響溴鹽的品質。本文以火法工藝處理廢電路板而產生的脫酸廢水為研究對象,采用兩種不同的處理工藝,對比分析其除氟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試劑
脫酸廢水:脫酸廢水取自以廢電路板為主要原料,采用火法熔煉提取有價金屬的某企業。
試驗藥劑:石灰乳液(濃度10%)、PAM(濃度0.1%)、PAC(濃度5%)、Na2CO3(濃度10%)、HCl(濃度30%的工業鹽酸)、聚合硫酸鐵(濃度8%)。
1.2 試驗設備儀器
試驗設備儀器主要有1個除氟反應槽、2個除氟沉淀池、1個除鈣反應槽、1臺板框式壓濾機以及1套雙效蒸發系統。此外,還有pHS-3C型酸度計、PDSJ-308F型氟電極、PXSJ-216F型甘汞參比電極和離子色譜儀。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項目
對5個不同生產時段的脫酸廢水分別進行試驗。每次試驗測定脫酸廢水的pH、電導率、氟離子濃度值。脫酸廢水的pH在7~8,電導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脫酸廢水所含離子的濃度大小。脫酸廢水中氟離子濃度大小與電導率大小無必然關系。
1.3.2 除氟工藝一
脫酸廢水輸送至除氟反應槽,加入石灰乳液,pH值控制到10。同時,加入PAM(聚丙烯酰胺)、PAC(聚合氯化鋁)進行絮凝,待溶液混凝、反應25~30min后放入除氟沉淀池進行自然沉淀。其反應式如下:
待除氟沉淀池水沉淀不小于除氟后,將廢水輸送至除鈣反應槽,加入Na2CO3進行除鈣反應。同時,加入PAM、PAC進行絮凝,待溶液混凝、反應25~30min后放入除鈣沉淀池進行自然沉淀。其反應式如下:
待除氟沉淀池水沉淀不小于除氟后,將廢水輸送至雙效蒸發調節池進行加酸回調pH值至7,再經過板框式壓液機過濾,過濾后的廢水由進料泵進入雙效蒸發系統。通過兩個蒸發設備處理,當廢水濃度達到要求時,其由出料泵輸送到離心
聲明:
“廢電路板熔煉煙氣脫酸廢水除氟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