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在工業領域應用極廣,涉鉻行業產生的鉻污染造成我國污染形勢嚴峻。鉻在環境中主要以三價鉻和六價鉻形態存在,其中六價鉻的強致癌性和污染的復合性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環境危害和健康風險。目前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物化法、化學法等,其中化學還原法是利用還原劑將高毒性的六價鉻還原成毒性低、溶解度小的三價鉻,最終以氫氧化鉻沉淀去除的處理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高濃度含鉻廢水處理方法。
本研究在中南部某鉻鹽廠鉻污染土壤修復工程配套污水處理站原有化學處理工藝基礎上,對影響出水水質的幾個細節進行了小試研究和生產實踐驗證,取得了較好的工藝優化效果。
1、項目概況
某鉻鹽廠鉻污染土壤修復工程配套污水處理站設計處理規模2000m3/d,于2016年9月動工建設。采用化學法處理工藝,設計出水水質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處理達標后的出水排入市政管網與生活污水混合后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2、工程設計
2.1 工藝流程
含鉻廢水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見圖1。鉻鹽廠區含鉻地表水及周邊雨水經明渠收集后依次經過沉砂池及事故調節池、現有渣坑、綜合反應池(調酸池、還原池、中和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中間水池、砂濾罐、清水池,最后達標排放。如圖1所示,污水經明渠收集后流入沉砂池及事故調節池,事故調節池內設超聲波液位計和廢水提升泵,沉砂池及事故調節池內的廢水經廢水提升泵排入現場廢水收集坑內,與坑內高濃度的含鉻地下水進行混合調質。廢水收集坑內設廢水提升泵,提升泵將坑內混合后的廢水提升至綜合反應池的配水井內。廢水通過配水井平均分配至兩級并聯運行的綜合反應池及后續處理系統。
配水井出水自流進入調酸池,在調酸池內投加硫酸,調節廢水中的pH值至2.5~3.5。調酸池出水自流進入還原反應池,在還原反應池內投加亞硫酸氫鈉,亞硫酸氫鈉和六價鉻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還原反應池出水自流進入中和池,在中和池內投加液堿,調節廢水中的pH值至8~9,中和池通過曝氣管進行曝氣攪拌。中和反應池出水自流進入絮凝斜管沉淀池,在混合區分別投加硫酸亞鐵及陰離子PAM,絮凝區設三級絮凝,加藥絮凝后的廢水進入斜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斜管沉淀池上清液自流進入中間水池,中間水池
聲明:
“高濃度含鉻廢水污水處理工藝優化”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