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污酸處理方法,適用于鋅沸騰焙燒和火法煉銅企業煙氣制酸系統產生的污酸的處理,屬于污酸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污酸是銅、鋅冶煉企業煙氣制酸生產過程中產出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產量大、含酸高、成分復雜等特點。一個年產10萬噸鋅錠的濕法煉鋅企業,每天的污酸產量可達200m3左右?,F有技術對該污酸的處理主要用石灰進行中和沉淀,或者硫化沉淀等,沉淀產出的大量廢渣仍為危險廢物,如石灰中和沉淀時,每處理1m3污酸,將產出100~150kg的危險固體廢棄物,如果填埋不僅浪費土地資源,更存在二次污染環境的風險。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因處理污酸會產生大量危險廢棄物而污染環境的不足,提出一種能使處理后的固體渣無害化、減量化,且能回收污酸中的硫酸的污酸的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一種污酸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各步驟:
1)在常溫、常壓下,加入菱鐵礦或/和氧化鋅至終點礦漿ph值為1.5~4.5,使污酸中的酸得到中和,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feco3+h2so4=feso4+h2o+co2↑
zno+h2so4=znso4+h2o
2)在步驟1)的中和礦漿中加入菱鐵礦或/和硫酸亞鐵至礦漿中鐵砷質量比為20~40:1,向礦漿中通入空氣或/和添加雙氧水或軟錳礦或鋅粉至礦漿中的fe2+氧化為fe3+,控制礦漿溫度為85~100℃、ph值為1.5~4.5、礦漿中fe3+含量小于2.0g/l,使砷與fe3+共同沉淀進入渣相,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4fe2++2h2o+o2=4fe3++4oh-
fe3++2h2o=feooh+3h+
3)將步驟2)的礦漿進行常規固液分離,得濾液和固相渣;
4)將步驟3)的固相渣進行常規火法處理,使渣中的砷、鋅揮發進入煙塵,再回收煙塵中的砷、鋅,實現固相渣的減量化和無害化;
5)在步驟3)的濾液中加入石灰乳中和至ph值為6~10,使濾液中的鋅生成堿式硫酸鋅,固液分離后,固相送濕法煉鋅浸出工序回收鋅,或直接作為中間產品外銷,液相采用常規脫氟氯工藝脫除氟氯后,液體進入常規制酸工藝循環利用。
所述步驟4)的常規火法為回轉窯熔煉或者冶金爐熔煉。
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污酸中的酸得到有效利用,砷得到有效回收或轉移,具有工藝流程短,有價成分得以充分綜
聲明:
“污酸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