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堿減量廢水處理系統和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滌綸纖維是目前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合成纖維品種,占世界合成纖維產量的60%以上,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滌綸纖維的需求量日益增長,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行業數據,2018年1月至12月全國滌綸纖維總產量達4014.87萬噸,同比增長8.5%。其中約有20%的滌綸纖維需要用堿減量工藝處理。堿減量工藝是在高溫和較濃的燒堿中對織物進行處理,滌淪表面被堿刻蝕后,變得手感柔軟、光澤柔和,具有蠶絲一般風格,故又稱仿真絲綢處理。聚酯纖維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纖維表面聚酯分子鏈的酯鍵水解斷裂,并不斷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產物,最后形成水溶性對苯二甲酸鈉和乙二醇。因此,堿減量廢水中含有較多對苯二甲酸鈉和乙二醇及其他雜質。堿減量廢水若直接排放,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且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對動植物有毒害作用,因此,需對堿減量廢水進行處理后再行排放。
目前,堿減量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直接酸析、混凝沉淀后酸析和堿析法處理。其中,直接酸析處理堿減量廢水所得的對苯二甲酸顆粒較小,分離困難,回收的對苯二甲酸純度較??;混凝沉淀后酸析,所得對苯二甲酸顆粒較大,cod去除效率高,但是回收的顆粒再利用價值小,而且藥劑用量大,產生的固廢量大;堿析法處理堿減量廢水,需投入大量的氯化鈣,處理成本較高,生成對苯二甲酸鈣無回用價值。因此,尋找一種堿減量廢水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已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堿減量廢水處理系統和處理方法,可減少固廢量和所需藥劑購買量,節約成本。
第一方面,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堿減量廢水處理系統,包括:
預處理系統,用于去除堿減量廢水中的雜質;
一級電滲析系統,與所述預處理系統連通,用于接收經所述預處理系統處理后的堿減量廢水,并進行濃縮處理,以獲得濃縮廢水和脫鹽淡水;
酸析系統,與所述一級電滲析系統連通,用于接收所述濃縮廢水,并對所述濃縮廢水進行酸析處理以析出包含對苯二甲酸晶體的懸浮物,以及將析出懸浮物從廢水中分離,得截留物和濾液;
二級電滲析系統,與所述酸析系統連接,用于接收和處理所述濾液,以產生酸液、堿液和脫鹽淡水;
回流系統,所述回流系統包括酸液回流系統,所述酸液回流系統設于所述二級電滲析
聲明:
“堿減量廢水處理系統和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